對會計科目最通俗易懂的理解(不要說你是老會計)
2023-08-22 18:08:18
本文來源於會計網(http://www.kuaiji.com/),若想了解更多會計政策、帳務稅務實操、考證信息,可以搜索100多萬會計人都在關注的微信號——會計網(ID:wwwkuaijicom),獲取最有價值的行業信息!
其實咱們做的財務工作也是歷時悠久,比如,早在西周時代就設有專門核算官方財賦收支的官職——司會。並對財務收支採取了「月計歲會」(零星算之為計,總核算之為會)的方法!怎麼樣,是不是覺得頓時我們也是有史可尋的?
會計古義是集會議事。我國從周代就有了專設的會計官職,掌管賦稅收入、錢銀支出等財務工作,進行月計,歲會。
而我們現在的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憑證為主要依據,藉助於專門的技術方法,對一定單位的資金運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的核算與監督。向有關方面提供會計信息、參與經營管理。旨在提高經濟效益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會計有以下五個特徵:
1.會計是一種經濟管理活動;
2.會計是一種經濟信息系統;
3.會計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單位;
4.會計具有核算和監督的基本職能;
5.會計採用一系列專門的方法。
以上的內容其實大家也不一定非要記得多麼清楚多麼牢固。因為下面要說的才是重點!
來,瞪起你的眼睛!來看看!
01本年利潤、淨利潤、未分配利潤
「本年利潤」:是所有者權益類科目。
在會計核算中,將發生的各項費用和收益全部計入各有關收益、費用帳戶。期末,將各收益類帳戶的貸方餘額轉入「本年利潤」帳戶,借記各收益帳戶,貸記「本年利潤」帳戶;同時將各成本、費用和支出類帳戶的借方餘額轉入「本年利潤」帳戶的借方:借記「本年利潤」帳戶,貸記各成本、費用和支出類帳戶。轉帳後,「本年利潤」帳戶如為貸方餘額,反映本年度自年初開始累計發生的淨利潤。
反之,如為借方餘額,反映本年度自年初開始累計發生的淨虧損。年度終了,將「本年利潤」帳戶的全部累計發生額轉入「利潤分配」帳戶:若為貸方餘額(淨利潤),則借記「本年利潤」帳戶,貸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帳戶;若為借方餘額(淨虧損),借記「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帳戶,貸記「本年利潤」帳戶。
年度結帳後,「本年利潤」帳戶無餘額。資產負債表「未分配利潤」=期初未分配利潤 本年利潤-利潤分配。
需要注意的是本年利潤和未分配利潤均為累計帳戶而兩者有存在包含關係,而淨利潤一般是指當期的淨利潤,而當期的本年利潤借貸方差額也就是當期的淨利潤。
02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為了分別反映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欠交增值稅款和待抵扣增值稅的情況,避免出現企業在以前月份有欠交增值稅,以後月份有未抵扣增值稅時,用以前月份欠交增值稅抵扣以後月份未抵扣的增值稅的情況,確保企業及時足額上交增值稅,企業應在「應交稅費」科目下設置「未交增值稅」明細科目,核算企業月份終了從「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中轉入的當月未交的增值稅;同時,在「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下設置「轉出未交增值稅」。月份終了,企業計算出當月應交而未交的增值稅,借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科目,貸記「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科目。
這樣經過結轉後,月末,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科目的餘額,反映企業尚未抵扣的增值稅(進項大於銷項時才會出現),若無餘額說明當月應交未交的增值稅全部轉入未交增值稅科目中了(銷項大於進項)這樣就把未抵扣增值稅和未交增值稅分別在應交增值稅和未交增值稅中反映出來了而部混為一談。
需要注意的是轉出未交增值稅是第三級明細科目,而未交增值稅是與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並列的第二級明細科目,而轉出未交增值稅的金額是進項稅和銷項稅兩個第三級科目的差額,不能混淆科目級別。
想第一時間了解會計資訊?想知道考證如何複習才有效?想知道會計行業小故事?
那就來吧,關注公眾號「會計網註冊會計師」,ID號:cpakuaijicom,只要在後臺回復「關注送禮」,就有超級資料大包等你來領,回復「免費」,還有免費課程視頻哦~想獲取上圖資料,那就來公眾號拿吧,請注意查收!
後續將推出更多大禮包活動,敬請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