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頌文微博為什麼受人追捧(看張頌文在北京國際電影節大師班上的發言)
2023-09-09 21:25:14 3
如果要問大家現在哪一部電視劇最火,已經引發讓人慾罷不能的現象級浪潮,答案一定是《狂飆》!
《狂飆》的高質量不僅僅體現在情節的張弛有度,一眾演員的投入表演更是一路被追上數個熱搜話題。其中,張頌文的熱搜最有趣,他因為把涉黑商人高啟強演得入木三分、人戲難分,網友建議應該「查查他」。
要是真的查一查張頌文,不難發現,他是2021年第十一屆北京國際電影節的「天壇獎」國際評獎評委會成員之一,在2年前就與我們結下電影的不解之緣。
2021年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國際評獎委員會
這一年的北影節,他除了全心全意完成「天壇獎」的評選工作,還作為嘉賓參與了鞏俐的大師班,給我們留下了一個氣質溫文爾雅的藝術家形象。
作為國際評獎委員會的成員之一,張頌文坦言這項工作需要克制自己,人是很難做到純理性的,他覺得看電影和看畫展、音樂一致,應該有個人的取向在裡面。所以在評選獎項的時候,既要保持一種理智的判斷,又要融合個人的取向在其中,找好這個平衡點,才是對這項工作盡心,也是對電影作品負責。他同時盛讚了電影節組委會,在評獎過程中沒有受到任何一點組委會的影響。
大師班是每年北京國際電影節的重頭戲之一,這一場大師班由第十一屆「天壇獎」國際評委會主席鞏俐引領,以「電影與我們」為主題的這一場大師班,除了張頌文,還有導演婁燁、演員趙又廷參與,更是萬眾矚目的焦點。
鞏俐電影大師班——電影與我們
張頌文在大師班上的發言,依然是真誠與謙遜的。
提到對演技的褒揚時,他不卑不亢,說「我們說某某人演技好,這個詞彙既然有,那這是觀眾對我們的褒獎。我認為演技的第一個階段就是基本功熟練掌握,聲、臺、形、表要過關,第二個階段就是開拍前的準備工作,第三階段叫體驗生活、觀察生活,第四階段就是和導演溝通之下展現我對這個角色的理解。」
他也拿出自己的演技真正秘訣出來,毫無保留的與年輕的聽眾們分享,他提到「20年前有個老演員跟我說,他說演員拼到最後拼的是人生閱歷。當時,我是不喜歡這句話的,我認為他沒有教我,但是後來我現在想想,今天我再對別人講其實還是這句話。」
對於表演二字領悟的變化,是他個人經驗沉澱而來的親身體會。張頌文就是我們常說的大器晚成那種人,他一開始投入這個表演學習就比同班學生晚了一些,在這條路上苦心修煉摸索。一年面試上百個劇組,不是冷眼就是冷板凳。
一個人要對表演有多大的熱愛,才能支撐他一路走過這些坎坷?
好在,我們中國人說好事多磨,真的把他磨練出來。2018年上映的《風中有朵雨做的雲》,他飾演的唐主任,在一眾璀璨的明星之中,也難掩鋒芒,觀眾們迅速為他的表演而折服。銀幕本身就像一個放大鏡,他內斂的魅力終於得以徹底放大。《隱秘的角落》進一步打開了他的全民知名度,小螢屏如同千萬扇窗,把他帶到更多觀眾眼前。
《隱秘的角落》中,張頌文飾演的父親朱永平
在《蘭心大劇院》中,張頌文飾演鞏俐的丈夫,他在大師班上談到跟鞏俐的緣分。他還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演員的時候,租在演員劉佩琦的房間裡居住,意外發現了劉佩琦拍攝《秋菊打官司》時所作的筆記。他說當時鞏俐已經是一個大明星,但在筆記中看到她如何觀察人物、進行表演,如同看到一本武林秘籍,令自己也功夫大增。
意外讀到這本筆記的時候,張頌文可能也沒有想到過,有一天他會跟鞏俐坐在一起,暢聊「電影與我們」。就像他所說「電影創作沒有捷徑」,他的表演之路,也沒有走過捷徑。
銀幕和螢屏可能花了很長時間才意識到他是一個寶藏,而北影節很快就發現了他,邀請他擔任「天壇獎」國際評委會評委。電影節工作結束後,他對現場的媒體和工作人員說,覺得北影節的工作人員是真正喜歡電影的,他能夠感受到一股對電影真摯的愛意在湧動。
「天壇獎」作為北京國際電影節主競賽評獎單元,於2013年正式創立,今年正好走到第十個年頭。十年來,「天壇獎」評獎堅持「天人合一,美美與共」的核心價值理念,體現兼容並蓄的文化品格,累計吸引了來自全球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0餘部影片報名參賽。相信今年的「天壇獎」,會給影迷朋友們帶來更多驚喜。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熱愛電影的人,終會與電影相逢。
在2023年春天,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也將如約與觀眾朋友們重逢。
轉自:北京國際電影節微信號
來源: 北京廣播電視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