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物業行業的認識(物業行業的灰)
2023-09-10 03:25:15 1
先說說我的物業公司從業經歷,在上市物業企業做過兩家,頭部物業企業做過一家,都是財務經理,趕上過物業企業的瘋狂上市浪潮,瘋狂外拓拿項目浪潮,瘋狂對外收併購浪潮,論對物業企業,從財務角度的了解程度,誰來我都敢和他battle一下。
我現在也是進入物業企業上遊公司房企工作了,也算是不在那個所謂的圈子裡了,為了流量,我也算是豁出去了,講講大家關心的物業公司的老底。
物業企業到底掙不掙錢?
直接先講大家最關心的問題,物業企業到底掙不掙錢,這也是我看到的關於物業討論的最多的問題,很多人覺得物業企業很黑心,掙得多,你且聽我慢慢道來。
掙不掙錢,那就得看絕對值和相對值,在財務上說就是利潤的總量和毛利率。那麼大家可能更關心的是,我家的項目,物業公司到底毛利率是多少啊,賺了百分之多少啊。
那麼首先我們得說說物業公司的收入和成本構成。
物業公司的收入主要就是物業費,但更多公司的主要利潤來源是其他經營收入。而這其他經營收入中,使用業主公共區域資源取得的公共收益,應該歸屬於業主,但很多物業公司在業主委員會成立之前,都會選擇瞞報或者少報,好一點兒的報的數據真實,但我用公共收益部分抵一些維修支出,看似合理合法,但卻也繞過了業主們的同意。
另外,大家覺得有業主委員會就會有人監督物業企業,就會好一點兒了嗎?其實不然,閒得沒事兒去幹業委會主任的人,很多也是無利不起早。比如,電梯廣告收入,很多都會有陰陽合同的存在,業委會成立前,一部分收入進入物業公司公共收益,另一部分見不得光的可能就進入了物業管理者的口袋。業委會成立後進誰腰包呢?你就明白了吧。
大家可能覺得電梯廣告能有幾個錢呀,那我再和你講一個故事,你聽聽看。之前我們去競標一個小區的物業管理,這個小區門外有一圈歸全體業主所有的商鋪,正好修路影響了商鋪的經營,於是給了業主委員會幾百萬的補貼,你說這個收入有多少會進入主任的手裡呢?
總之從收入來看,物業公司沒什麼添頭,更多都是被不良的物業管理者拿走了。我們再看看物業公司成本。
物業公司成本的大頭就是人工成本,一個物業小區客服、保安、保潔、工程、綠化所有人加起來的人工成本佔比一般在55%—65%。物業公司本身想合理賺錢,也就是在人工上想想辦法,因為其他成本都是固定的,要是省了就要出大問題了。
一般品牌大品牌好的物業公司,在這個人工成本的佔比上就越高。怎麼區分這家物業公司品牌好不好,最直觀的方法就是看保安,一是看保安年齡,二是看保安編制有沒有巡邏。雖然年齡無法決定質量,但年輕的讓業主看起來舒坦,年輕的他也貴。
我就曾盡調過一家小物業公司,三個人管一棟大廈,五個人管四棟樓的小區,像這樣的物業公司它確實不管物業費多少,它肯定是賺錢的。
而我們看品牌稍好的物業公司,其實項目的情況也決定了物業公司會不會賺錢,會不會賺很多錢。
首先看項目大小,建築面積小於15萬方的小區,品牌物業能做到盈虧平衡就不錯了,良心的物業公司都是虧損經營的。但這樣的物業項目也會有賺錢的,用上述的瞞收入和減人工的方法。
其次看項目門崗數量,數量越少,越有利於物業公司。我就曾經歷過這麼個項目,一共40多萬方,卻被道路隔成了四塊,每塊都有兩個門崗,這相當於管了四個10萬方的項目啊,怎麼做預算都沒法盈利,當時也是讓我很頭疼。
綜上,你說物業公司賺錢麼,品牌的物業公司,上市或者全國排名前五十的,我見過最賺錢的住宅項目,毛利率頂多就20%多,上25%的都少見,還得是項目大且條件很極致的好盤。品牌一般的或者沒品牌的賺錢麼,確實賺錢,如果你們攤上了這樣的物業公司,就多看看電梯維保做沒做,消防維保做沒做,差的物業公司這些他還真敢不好好幹,更別提公共收益瞞報這樣的事兒了。
物業圈子的黑
講物業公司賺不賺錢,都沒講這個刺激,說實話在物業公司幹過都知道到底賺不賺錢,從很多人個人的角度看,好像那一年的物業費不少交,但有時候很多物業項目收上來的物業費也就夠物業公司支付個人工,要不是為了地產的品牌,物業公司早撤了。但幹過物業的人可不一定都有機會看到過我接下來要說的,物業圈子的黑。
我做財務經理的第一家物業公司,總部的人事總監曾私下和我們說過,一個項目經理在一個項目幹滿三年,要是沒法在當地買房,就不算一個合格的物業經理。有時候物業經理的灰色收入就是這麼可觀,當然常在河邊走,總有溼鞋的,為此進去的也是不老少。
從一個項目交付前期開始,地產將開荒保潔招標交給物業公司,物業公司的區域總到項目經理,就開始灰色薅羊毛的歷程了。開荒保潔招標、標識標牌招標、小區服務隊招標(在小區裡賣沙子賣紗窗的,負責裝修垃圾清運的),一個二十萬方的項目產生的灰色收入大概在五六十萬。品牌物業為了規避用工風險,也會將保潔和保安進行外包,也得招標,電梯維保、綠化養護以及消防維保也是大頭,在那個圈子裡投標前都要講好提成的,不講那你就是請我去圍標嘍?那你得給我錢啊。
有的人會覺得,這個和業主沒關係啊,這不過是薅的物業公司的羊毛,那成立了業委會呢?那用的是酬金制呢?你覺得羊毛是從誰的身上出的呢?
人有了錢,就不幹什麼好事,特別是在物業這樣普遍學歷不高的行業裡,甚至物業公司很多高管都是從保安做起來的。在物業圈子裡,D博的多,亂搞男女關係的多,我說這些都不是危言聳聽,真的很真實。之前有一個很年輕的女前同事,就大半夜給我打電話,說被新領導要求潛規則,她問我怎麼辦,那個領導和她說,不同意就讓她走人並且在圈子裡封殺她。這都是物業圈子裡的並不新奇的事兒,太多了。上市物企董事長,下區域檢查,區域公司老總帶著保潔供應商招待,怎麼招待啊,你以為就是吃吃飯唱唱K?哎呀,too young too simple,不能說太多,再說就不夠播出標準了。下邊項目上的人,玩兒的就低端點兒,打打麻將啊,然後婚外互生情愫啊,差不多就這樣了。
感覺說得也差不多了,不知道這篇文章的敏感程度夠不夠播出標準,總之講的東西都是我在這個行業五六年的親身經歷,雖然年頭不多,但當時也算身居中層幹部了,所以總能看到一些東西。其實本來還想說說物業公司上市這事兒,但覺得物企更多都是在港交所上市,咱們百姓也很少能去投資個物企港股吧,所以這個就在最後總結一句話吧,物企上市純屬講故事,講的還是童話故事。
@10月財經新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