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和小林讀後感作文200字
2023-09-10 04:12:10 1
篇一:《大林和小林》讀後感
暑假,我看了張天翼爺爺寫的《大林和小林》。我感觸很深。
首先,我覺得張天翼爺爺的格式很好:大林和小林的經歷分開著些。這個格式我很喜歡,總是給我們一種很清晰的感覺。
其次,我很為大林和小林傷心。因為,他們本是兄弟,卻又因為一次偶然的經歷分開了。不過,他們雖然分開了,但也都實現了自己的理想。他們的理想是:普通人和有錢人。
看到中間,我很驚奇,因為大林的名字改了,也不認識小林了,這應該是他當上了他想當的有錢人後,貪圖享受,忘掉了吧!
最後,當我合上書本,我不僅很惋惜。因為,這個故事中的大林死了,守著錢財死了,他可能永遠不會知道:錢不是萬能的。
篇二:《大林和小林》讀後感
老師給我推薦了幾本書,其中,我很愛看《大林和小林》,我一聽名字就感到很有趣,很像是兄弟倆之間發生的事。
故事主要講的是:一個哥哥好吃懶做,最後死在富貴島;而弟弟很勤快,幸福的生活下來了。哥哥想不勞而獲,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弟弟通過自己的勞動,得到了幸福,雖然中間遇到了一些坎坷,但最終勝利了。其中,我最喜歡小林,因為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幸福。不像他的哥哥,光吃不做,最後自己倒黴,死在了荒涼的富翁島。我認為,哥哥是自作自受,活該。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世界上是沒有不勞而獲的事的,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勝利與幸福。
篇三:大林和小林讀後感
我讀了這本書以後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錢不是最好的東西,勤勞才是最好的東西,因為要是只有錢的話,人就是有再多的寶石、珠子······也會活活餓死,就像大林一樣。那為什麼勞動最好呢?你們肯定會這樣問我,告訴你們吧!因為無論你走到哪,只要勤勞就會有足夠的糧食,那需要有吃苦的精神和堅強的意志,就像小林,哪怕天涯海角他都能到達!
大林相當富翁,可是他選擇享受,最後卻吃了苦,而小林選擇勤勤懇懇幹活掙錢,先吃苦最後過上幸福的生活。我們可不要像大林那要只貪圖眼前享受,不願意勞動呀!
怎麼樣,這本書很有意義吧?
篇四:《大林和小林》讀後感
《大林的小林》是一本童話書,作者是張天翼爺爺,寫的是大林和小林出生在一個窮人家裡,他們的父母已經很老了,不久就去世了,他倆只好出去探險,結果遇到了一個人不像人,獸不像獸的怪物,大林向東逃跑了,小林向西逃跑了,小林最後被一個叫皮皮的狗紳士「撿」到了,皮皮就把他賣給了一個叫四四格的先生,小林從此就開始了打工的生活……
而大林呢,他做了一個叫扒哈的世界第一大富翁的兒子,他便什麼也不用做。全叫他那二百個聽差替他做……
最後,大林到了一個叫富翁島的地方,那裡只有錢,沒有吃的,大林就餓死了,而小林呢,他正在圖書館裡看書呢!
我覺得:小林後的了真正的快樂,大林卻沒有,因為小林的收穫是由他的勞動換來的,大林卻是不勞而獲,所以我們要想小林學習!
篇五:《大林和小林》讀後感 趙言和
這本書講了一對老夫妻生了兩個小孩,大林和小林。他們的性格完全不同,大林一心想要當個有錢人,他覺得有錢人吃得好,穿得好,又不用幹活。小林覺得一個人總要勞動,雖然爸爸媽媽是窮人,但他們都是好人!
最後,大林真的變成了一個有錢人,過著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但是他把自己名字改了,也忘記了弟弟小林。這說明他忘本了,心中只有錢。
在很多人眼裡,錢是萬能的,但是有很多東西是用錢也買不來的,如良心,正義,友情……人應該追求幸福生活,財富,但不能成為金錢的奴隸,也不能失去基本的勞動意願和生存技能。
篇六:《大林和小林》讀後感 趙心和
這本書寫了大林和小林兄弟二人失散後,各自不同的人生經歷。
大林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變成了一個自私自利的大富翁,小林則經歷了各種苦難,成為一名自食其力的鐵路工人。大林貪圖安逸和享受生活,他忘了自己的身份,忘了自己的過去。迷失自己,連自己的親弟弟也忘了。
小林和所有鐵路工人為了救快要餓死的老百姓,不給予唧唧少爺開火車,被包包大人捉起來了,但是,好多人都抗議,包包大人只好把小林以及其他工人放出來了解。說明:真正的英雄還是勞動人民,而不是有錢人。
篇七:《大林和小林》讀後感
昨天,我讀完了《大林和小林》這本書,書中的大林和小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們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中,當父母去世後,就自己打工養活自己,在流浪的半路上,他們遇到了一個怪物,就分散開了,小林生活的很不好,每天起床做飯,有時還挨打,還被買過,過著很不幸的生活。而大林,生活在世界第一的大富豪的家裡,每天過的都很好,每天什麼也不幹,長的很胖,有200個聽差幫他幹活。
後來,他們的生活完全發生了變化。
讀了這本書後,我想:如果你現在的生活很富有,如果你不努力,總有一天會揮霍光,如果你現在的生活很貧窮,只要你努力,總有富有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