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香隨筆將躺平(蘇香隨筆將躺平)
2023-09-14 15:30:00 3
將「躺平」青年拉起來
在帶兵過程中,我發現一些戰士存在這樣的問題:理論學習不飢不渴,軍事考核壓線及格,執勤訓練力求快樂,面對未來走留皆可;信奉「不騎馬、不騎牛,騎著毛驢走中遊」,希望幹部「無為而治」、骨幹「互不為難」。說白了,這些就是「躺平」現象。幹部骨幹批評他們說不出口,只因未犯過錯;表揚他們難以啟齒,畢竟乏善可陳。如何將這些「躺平」青年拉起來,是一線帶兵人面臨的現實難題。
量身定製個人目標,以初心勵鬥志。強調:「奮鬥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選擇在奮鬥的年齡來到部隊的同志,其心中一定充滿理想和抱負,而緣何從「滿腔熱血」變為「躺平青年」,原因也不盡相同。有的因比武失利、考學落榜等個人願望落空而怨天尤人;有的因休假推遲、外出取消、排哨調整等不起眼的小事而對幹部骨幹心生不滿,對制度規定產生牴觸,等等。如果此時思想工作不及時跟上,思想疙瘩沒能夠解開,久而久之便會產生消極情緒,「躺平」心理也會逐漸產生。消除「躺平」思想,基層主官要幫助他們圍繞入伍初心貼合自身實際規劃軍旅生涯,制定階段性小目標,避免好高騖遠。實現階段性目標後,及時給予充分表揚和肯定,讓他們感到離自己的理想越來越近,源源不斷地激發工作動力。我與新兵小李第一次談心時,他說來部隊的目標就是想「考軍校、當警官」,激情滿滿、信心十足。但後來面對日復一日的執勤訓練以及「直線+方塊」的隊列要求,沒能及時調整好心態,幹勁逐漸衰退,有了「躺平」思想。了解他的情況後,我從挖掘他的愛好特長入手,讓與他興趣相同的老兵幫帶他,教他唱歌、演講,把他培養為中隊的教歌員和廣播員,幫其找到了存在感,也重燃了他的鬥志。
持續對標身邊典型,以奮鬥求進步。「躺平」者總會認為,英雄模範都掛在牆上,是距離自己這樣的「小人物」很遙遠的存在,再怎麼努力也無法達到他們的高度,便「躺」得「理所應當」。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很多榜樣其實就在身邊,只是要用心去發現。所以我積極在隊裡開展「星光燦爛」優秀人才評選、「榜樣在身邊」故事分享會等活動,讓身邊戰友走上講臺講述成長經歷,大力表彰從普通崗位成長為業務能手的各類典型,讓大家樹立「只要努力,榮譽和成長就觸手可及」的思想觀念,同時也鞭策大家產生「不進則退,小進也是退」的緊迫感。中隊長期以來有一個好傳統,每當官兵參加比武競賽載譽歸來,都會組織敲鑼打鼓、夾道歡迎,讓為集體爭得榮譽的官兵享受眾星捧月的待遇,讓此情此景成為他們軍旅生涯的「高光時刻」,從而帶動更多的官兵為了榮譽不懈奮鬥,在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也不斷推動整個單位向上向好發展。同時,我也一直注重用好隊史教育這一本活教材。中隊每年都會邀請曾在中隊擔任過班長的老兵來隊,與官兵面對面地交流談心,講述紅色故事。我能感覺出,不少戰士在聽老兵講故事的時候都會產生崇敬之情,從他們之後工作表現的轉變也能看出,榜樣的事跡對他們有著很強的激勵作用,讓他們不再甘於「躺平」。
用好「雙爭」活動抓手,以正氣清風氣。爭創「四鐵」先進單位,爭當「四有」優秀個人活動,是引領基層奮進強軍新徵程、激勵廣大官兵立足戰位建新功的戰略抓手。「躺平」青年往往有「靜坐吃瓜」的錯誤思想,認為「雙爭」活動是「上遊」和「下遊」的事情,位於「中遊」的自己可以「穩坐釣魚臺」,容易出現「不想爭」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統一思想、激發乾勁上下功夫。上等兵小黎前段時間打破中隊單項訓練成績紀錄後,產生了「船到碼頭車到站」的思想,此後訓練成績一直裹足不前。我們及時糾正他的思想誤區,教育其丟掉「功勞簿」,不比過去成績,而比進步幅度,引導他「跳出中隊看自身」,並任命他為訓練小教員,同時激發其他骨幹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我們通過組織全體官兵深入學習《開展爭創「四鐵」先進單位,爭當「四有」優秀個人活動實施細則》,明確「雙爭」活動是全員參與的群眾性實踐活動,沒有一個人可以置身事外;鮮明樹立「幹在平時、比在平時、爭在平時」的導向,避免想「躺平」的同志看輕「雙爭」活動的地位作用、看偏「雙爭」活動的根本目的、看虛「雙爭」活動的評比結果,產生消極怠工或「臨時抱佛腳」的思想;牢固堅持公平公正原則,一切按照規章制度辦,不搞「遷就照顧、輪流坐莊」,同時加強內部關係教育,為官兵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積蓄健康發展的底氣,使「躺平」者明白,奮鬥勢在必行,「躺贏」絕無可能。
刊載於9月《政工導刊》
供稿人:朱旗泱
總 編:蔣 鵬
主 編:王積建
值班編輯:文 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