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怎麼說到重點(開口就能說重點)
2023-09-14 00:18:07 2
你好,今天為大家拆解的是《開口就能說重點》。我會用大約2500左右的文字,為你講述書中的精髓:說重點,一分鐘就夠。
我們可能會在影視劇中看到這樣的情節:某位精英遇到了困難或者希望獲得行業大佬的投資,於是想方設法爭取了一個和大佬短暫碰面的機會,最後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功說服大佬提供幫助,度過了危機。
在我們的認知裡,這種片段是出於影視效果,為了營造一種緊張的氣氛,凸顯主角的能力,根本不可能在現實中發生。但《開口就能說重點》這本書的作者齋藤孝告訴我們,這在現實中是可能發生的,甚至在短短一分鐘內,就能說清楚重點。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接下來,我將從一分鐘也能說重點、萬能的「河流模式」這兩部分出發,來為大家答疑解惑。
第一部分,一分鐘也能說重點。
作者在一分鐘的時間內,可以提一個厲害的問題,下達一個明確的指令,做一個提案,這靠的可不僅僅是語速快或者動手能力強。
通常情況下,一分鐘能說250~300個字,只要架構清晰、重點突出,很多冗長的話都可以在一分鐘內清楚的表述出來。這樣不僅能更有效率的傳遞信息,而且能幫助你抓住不引人注意且稍縱即逝的機會。
那究竟該怎麼做呢?作者曾做過一個實驗,名字叫做 「1分鐘訓練法」。他讓自己的幾名學生同時準備一個1分鐘的主題講話,有3~5分鐘的準備時間。在開始這個訓練前,他讓學生們準備了兩個工具,分別是一支三色原子筆和一塊秒表。
這個實驗的制勝訣竅是在聽到「大家可以開始思考了」類似的話之後立刻開始動筆寫。要知道,只是在腦海中進行思考,光是記住思考的內容就佔用了大量的腦容量,還怎麼專心進行思考?
有三個顏色的原子筆是用於在記錄的時候區分不同的內容類型,紅色的字是關鍵字,藍色的字是有趣的觀點,而黑色的字則是有些無釐頭或是能讓人恍然大悟「哦,原來還能這麼想」的內容。同時,可以對不同的內容分配一下講述的時間,比如關鍵詞是30秒,有趣的觀點20秒,無釐頭的內容10秒,這部分的時間可以根據需要靈活配置。
當進入發言環節的時候,學生們要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秒表進行計時,精準控制時間,看看自己能不能在一分鐘內說完事先準備好的內容。在第一輪發言結束之後進行投票,選出自己認為講得不錯的人,反覆幾輪之後,差距會逐漸拉大,到時候就知道誰是這群人中講得最好的那個了。
通過這種方法可以鍛鍊語言組織能力,提高表達能力,還能夠客觀認識自己的水平。
那如果無法找到可以一起練習的團隊應該怎麼辦呢?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自言自語法」。
我們可以先看完一篇文章,然後練習在1分鐘內講述文章大綱。需要注意的是,按下秒表的時刻,不是自己講完的時候,而是到1分鐘的時候。然後,檢查自己在1分鐘內抓住了多少重點。
我們可以將手機的錄音功能利用起來,方便自己後續進行復盤。在回聽錄音時,我們能更清晰、客觀地發現自己的問題。
在「自言自語」的練習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務必要發出聲音、檢查自己的口頭禪、利用自我檢查表。
發出聲音的意義在於如果在心中默念,那我們就無法獲得練習效果,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任何的對外輸出;檢查口頭禪的意義是可以進行針對性、有意識的改正,以免頻繁出現的口頭禪佔據我們講重點話語的時間;自我檢查表可以用於不願意錄音的時候,能讓我們對表述的質量有一個具體的了解。檢查表大體有兩類,一類是技術面的檢查表,包含「有無實例」、「內容是否簡潔」、「有無關鍵內容」、「是否在1分鐘內結束」等,一類是效果類的檢查表,包含「是否撼動人心」「對方有無發問」「對方有無收聽反應」「有無讓對方感覺煩躁」等。
只要對上面兩個方法勤加練習,相信我們都能做到在一分鐘內開口就能說重點,但是作者認為這還不夠,於是他提出了萬能的「河流模式」,這是一種能快速與對方建立起有效溝通的說話技巧,目的在於能讓對方理解你說的重點。
第二部分,萬能的「河流模式」。
什麼是「河流模式」呢?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我們溝通的時候,我們與對方之間存在一條河流,要想使對方能明白我們說的話,就需要在河流中放置幾塊墊腳石,而墊腳石就是重要的信息。能不能在合適的位置放置墊腳石,是溝通能否順暢進行的關鍵。比如我們要給一位從未學過生物學的人講解物種起源,那麼我們就要在講解過程中設置幾塊墊腳石,這幾塊墊腳石就是循序漸進的生物學知識。
墊腳石的設置分為兩步,第一步,先畫出河流,也就是明確你和對方為了能建立起溝通需要跨越哪些知識隔閡,你可以在紙上畫出這條河流。第二步是畫出墊腳石的圖形,並將對應的內容填入墊腳石的圖形中。這麼做可以激活我們的大腦,因為我們大腦往往對視覺化內容的反應更清晰,按順序填入墊腳石的內容,可以清晰地將要表達的內容和已知的經驗相關聯,所以,不光是為了讓對方能理解我們想表述的內容,這對我們自身思維習慣的養成也有好處。
另外,如果能夠把語言描述的抽象內容全部轉化為視覺化的可視形象,會讓對方對內容更感興趣,從而更願意與我們進行溝通、交流。
讀到這裡,這本書的內容我們已經了解得差不多了,下面我來為大家總結一下。
第一部分我們介紹了一分鐘也能說重點,主要是通過「1分鐘訓練法」和「自言自語法」兩種方式來進行訓練;第二部分我們介紹了萬能的「河流模式」, 這是一種能快速與對方建立起有效溝通的說話技巧,目的在於能讓對方理解你說的重點。
當今社會是一個合作至上的社會,任何孤立的行動終究難以長遠,即使是當下大熱的自媒體領域,最初由一個人單打獨鬥,在初具規模後也會招募團隊,進行規模化運營,很難說可以由一個人從零開始做到規模宏大。團隊合作離不開溝通,因此開口就能說重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將「1分鐘訓練法」、「自言自語法」和萬能的「河流模式」相結合,加以練習,相信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到在一分鐘內,有效的說重點。從而提升自我,使事業和生活更上一層樓!
下次為大家帶來《如何學習》這本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