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姬最後活了多少歲(真實的薄姬是個怎樣的人)
2023-09-14 03:54:55 2
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故順,以仁孝聞於天下。
2010年初有一部宮鬥大劇《美人心計》在各大平臺開播,該劇憑著劇情的跌宕起伏和服飾與髮式設計上的精妙絕倫,給觀眾們帶來了視覺上的精緻華美感,可以說也是受到大家的追捧和喜愛,反響也絕不會遜色於TVB臺慶劇《宮心計》。
建章宮裡的宮人被派往代國成為細作,這其中有傾國傾城的美女,也有武藝高強的暗殺者,更有善良睿智的佳人等等。
今天我們不講呂雉和竇漪房,我們要說的是宮鬥中的另一位人生贏家——薄姬。
薄姬河東安邑(今山西省運城鹽湖區)人,秦末漢初人,漢高祖劉邦的妃嬪、漢文帝劉恒生母。
早年嫁給魏王,魏豹為韓信所敗後,進入漢王劉邦後宮,生下兒子代王劉恆。劉邦駕崩後,跟隨兒子劉恆前往代國,尊為代王太后,呂氏去世後,迎立代王劉恆即位為帝,是為漢文帝。
陝西漢中歷史文物博物館
早期不受寵的宮廷命運入了後宮並不等於飛黃騰達,身邊的美女佳人太多,劉邦早已把她忘得一乾二淨,直到劉邦聽到有人嘲笑薄姬的黴運,才想起了自己還有這麼一位妃子,劉邦覺得薄姬太過可憐,便召來侍寢。劉邦只臨幸了薄姬一次,薄姬的肚子很爭氣,隨後生下了兒子劉恆。
劉邦死後太子劉盈如願繼位,呂后藉此掌握了朝廷大權,都說成王敗寇,掌權的呂雉對劉邦的其他兒子和妃子們開始了血腥清洗,最廣為人知的就是被做成「人彘」的戚夫人。
不過薄姬和她的兒子劉恆因為在宮中備受冷落欺辱、加之母子兩較為安分,在呂后的眼裡根本構不成任何威脅,反而得到了呂后的寬容和憐憫,薄姬便跟隨兒子一起到了代地就封。
薄姬就把心思全部放到了兒子劉恆的身上,專心撫育劉恆。
她不爭不搶,不受寵的她不同於戚夫人:薄姬性格寬厚、遠離京都,可以躲避呂后的殘害,全身心地教育兒子劉恆,正是因為盡心的輔助和養育,才給漢代歷史上留下了一個口碑最好的皇帝。
《美人心計》中薄姬的形象
「二十四孝」的佳話「親嘗湯藥」講述的是漢文帝孝行的故事,也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二孝。光武帝劉秀:「薄太后母德慈仁,孝文皇帝賢明臨國,子孫賴福,延祚至今。其上薄太后尊號曰高皇后,配食地只。」
薄姬的身子並不是很好,她病了三年不能下榻,每天都要喝很苦的藥,為了讓母親乖乖吃藥,劉恆竟然願意每天來嘗藥,就是為了讓母親身體健康。
劉恆以賢聖仁孝,聞於天下。
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帶地侍奉母親,他的孝行感天動地,薄太后得久病果然病癒。劉恆對待百姓是更大幅度減輕徭役,重視農業生產,在位期間廢除了很多苛刻的刑法。得到了眾多臣子和百姓的擁戴,從而也為他開創「文景之治」打開了局面。
陝西省通報了薄太后陵墓被盜,這也是歷史文化遺產保護中失職失責的典型案例。薄太后陵」,時稱「南陵」,唐代稱「薄陵」,後名「薄姬冢」,俗稱「簸箕冢」,位於陝西西安東南的白鹿原上。
文物是會說話的歷史傳承者,需要大力保護,文物被盜竊,實在痛惜!不過,薄太后亦因為培養出了漢文帝劉恆,得以名垂青史,是推動歷史車輪前進的功臣啊。
我們應該感到慶幸,歷史機緣巧合,把劉恆推上了皇位,開啟了「文景之治」,使得強漢成為可能。
畢竟,沒有漢文帝和景帝的「文治」,就不會有漢武帝劉徹的「武功」。
喜歡這篇文章的朋友們,記得點讚評論關注作者哦!
你們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