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來歷以及元旦的習俗(元旦的由來和習俗)
2023-09-14 09:13:18 1
閱讀本文之前,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體
老年日報點擊關注後
您將免費得到一位夕陽助手
年長者的精神家園
元旦(New Year's Day,New Year ),指一年開始的第一天,也被稱為「新曆年」、「陽曆年」,在古代指陰曆的正月初一。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正式確立公曆1月 。
老年日報全體編輯在此
祝讀者朋友2018年元旦快樂!
祝您新的一年:
全家和和睦睦,
全年開開心心,
一生快快樂樂,
一世平平安安;
天天心情愉悅,
歲歲喜氣洋洋!
一、元旦 - 釋義
「元旦」的「元」,指開始,是第一的意思,凡數之始稱為「元」;「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旦」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徵一日的開始。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
在中國古代,元旦指的是農曆歲首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在西方和中國現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公曆傳入中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
二、元旦 - 由來及演變
中國的元旦,據傳說起於三皇五帝之一的顓頊,距公元21世紀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元旦一詞最早出現於《晉書》 :「顓帝以孟春三月為元,其時正朔元旦之春」。
元旦古稱元日、元正、元長、元朔、元辰、元春、端日、上日等。南北朝梁人蕭子云《介雅》:「四氣新元旦,萬壽初今朝」。宋吳自牧《夢梁錄》中《正月》開篇話說:「正月朔日,謂之元旦,俗呼為新年。」
傳統元旦指的是夏曆(農曆、陰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第一的意思;「旦」,象形字,上面的「日」代表太陽,下面的「一」代表地平線,即太陽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象徵一日的開始。人們把「元」和「旦」兩個字結合起來,就引申為新年開始的第一天。在漢語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公曆元旦於1912年1月13日,孫中山發布《臨時大總統關於頒布曆書令》,責成內務部編印新曆書。隨後又規定陽曆(公曆)1月1日為「新年」,但不叫「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使用公元紀年法。為了區別農曆和公曆兩個新年,又鑑於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恰在農曆新年的前後,因此便把農曆正月初一改稱為「春節」,公曆1月1日定為新年的開始「元旦」。
三、元旦 - 習俗
歷代皇朝都在元旦舉行慶賀典儀祈祀等活動,如祭諸神祭先祖,寫門對掛春聯,書寫福字、舞龍燈,民間也逐漸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貼春聯、放鞭炮、守歲、吃團圓飯以及眾多的「社火」等娛樂歡慶活動。現代,中國元旦流行寄賀年卡,聆聽新年鐘聲等習俗。
在當代,元旦指公元紀年的歲首第一天。自西曆傳入我國以後,元旦一詞便專用於新年,傳統的舊曆年則稱春節。
健康是最佳的禮物
知足是最大的財富
信心是最好的品德
關心是最真摯的問候
牽掛是最無私的
在關愛中讓友情更深
在牽掛中更靜
願朋友在2018年喜氣洋洋!
一條微信,一串祝福
祝快快樂樂,開開心心
健健康康,輕輕鬆鬆
團團圓圓,恩恩愛愛
和和美美,紅紅火火
問候看一看,幸福圍你轉;
信息讀一讀,快樂你做主;
微信發一發,鈔票任你花;
祝福傳一傳,好運永做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