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檢諮詢活動(海外遊子萬裡歸途)
2023-09-14 10:49:06 2
春節臨近,家是國人內心最深處的牽掛。隨著我國防疫政策調整,不少海外華人踏上返鄉路。
歸心似箭地奔跑、連人帶花緊緊相擁、流著眼淚回家……1月8日至16日,從廣西友誼關入境回國的中國籍旅客日均超過1000人,是政策調整前的數十倍之多。時隔3年,友誼關口岸恢復昔日的熱鬧景象。
1月8日一早,天還沒亮,上百名旅客拖著大包小包、行李箱,在越南口岸等候排起了長龍。這些等待通關的旅客中,有經歷航班熔斷等各種波折後終於歸國的海外工作人員,有在越南經商遭遇新冠疫情3年沒能回家的個體戶……
對面的友誼關口岸,中國零公裡邊檢崗亭旁懸掛的五星紅旗、「歡迎回家」等標語讓通關旅客感受到回家的溫暖、濃濃的新春節日氛圍。
1月8日8時10分,湖南籍旅客張先生作為當日首批入境的中國旅客,正式跨過中越邊境線,成為當日首個回到祖國懷抱的中國旅客。他激動地揮舞著手中的國旗,與迎接他的移民管理警察打招呼:「回到祖國的懷抱很激動,我回來了!」
8時20分,張先生辦理完出入境手續,興奮地小跑出驗放大廳。8歲的女兒舉著手繪的接待牌,興奮地喊道:「是爸爸!」妻子衝上前與他相擁而泣,「我們已經快一年沒見過面,這次是專程帶著女兒從湖南驅車來接他」。他們接下來打算到附近的德天瀑布遊覽,一路旅行回家。
9時許,口岸迎來人員出入境高峰。為滿足大量中國旅客回國返鄉的出行需求,友誼關邊檢站備足警力、開足通道,優化勤務組織,提高查驗效率,中國公民入境手續辦理平均不到兩分鐘。
43歲的張麗(化名)是湖南邵陽人,在越南胡志明市的一家跨國公司工作,負責生產管理。1月16日下午,張麗在友誼關邊檢站民警的引導下走出口岸聯檢樓時,她立刻換上國內的電話卡給家人打電話報平安。「一年沒回來了,小孩長得都比我高了,特別想他們。」說起孩子,張麗眼眶泛著淚花。
2019年12月,張麗的同事們都回家過年,她是最後一個決定回家的。「匆忙訂機票也非常方便,訂了就立刻能走,價格也比較便宜。」對於張麗來說,那時候從越南胡志明市回國探親、團圓過年是一件簡單且平常的事。
此後,因為疫情防控原因,她只在2021年11月回過一次家。
隨著今年春節臨近,不少在越南的同胞都在謀劃回國事宜,張麗也很關注國內的疫情防控政策。當得知1月8日起回國的旅客無需再進行核酸檢測和集中隔離後,她馬上訂票,「終於回來了,看到祖國的五星紅旗,感覺漂泊的心總算是落地了」。
在口岸取好行李,張麗加快了腳步,迫不及待地想見到家人,她買了當天從南寧回邵陽的動車票,「回家要好好吃上幾頓邵陽米粉,在國外特別想念家鄉的美味」。張麗說,雖然越南也有很多中餐粉店,但始終差點「味道」。行李箱裡有她給父母和親友帶的越南特產,「這次回家不需要花費太長時間,有更多的時間跟家人相聚了」。
「請問您是從哪裡回來」「先生請出示您的證件」……作為服務旅客出入境的執勤隊民警,友誼關邊檢站廣東籍女警林振霞和同事們三班輪流倒,這些天由於旅客過多,他們每天從8時到21時15分不停,一天下來嗓子又幹又痛。但無論是面對老人或是只夠驗證臺一半高的小朋友,邊檢民警都會微笑服務,熱情對待。
「警察同志,我的證件是不是失效了?」幾天前,林振霞在給祖籍江蘇鹽城的董奶奶辦理入境通關手續時,由於她多年沒有回國,系統已經無法查詢到記錄,需要後臺核實出入境信息。董奶奶一時著急以為回不了家,忍不住哭了。
「奶奶,您先不要著急,您是太久沒回國了系統才沒有查到信息,不是證件失效了。」在林振霞的安撫和耐心解釋下,董奶奶順利完成了出入境手續,走出了旅檢通道。她告訴林振霞,她一直在越南的中餐館裡做幫廚,但年紀大了不懂手機操作,一直沒有預約入境。這次聽客人說可以直接回國了,她馬上收拾行李就直奔口岸,還給孫子帶了越南特產。
林振霞的丈夫是一名軍人,夫妻二人一個從軍保家衛國,一個從警為國把關,每年相聚時間寥寥。「有幾名旅客,在我辦理完入境手續歸還護照後,笑著說:『終於回家過年啦!』這讓我觸動很大,今年雖然我不能回家,但一家不圓萬家團圓,這就是我們堅守的意義。」林振霞說。
責任編輯:李立紅,惠瀅
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