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樹讀後感200字
2023-09-14 07:49:55 1
篇一:《愛心樹》讀後感
我十分想見這本書的作者(美)謝爾。希爾弗斯坦。因為我想知道他是因為什麼才得到這種靈感的。
這本書主要講:從前有一棵大樹,它非常喜歡一個小男孩。小男孩每天都會跑到樹下,做一些事情。小男孩越來越大,大樹越來越老,但大樹一直為了讓那個小男孩快樂而奉獻著自己的身體。終於,在小孩子老了的時候,大樹已經成了一個樹墩,但它還儘量把身體挺直,讓孩子做下。書中的大樹每幫完小男孩,就很快樂。我想:一定是因為大樹覺得幫助了別人,所以才很快樂。
書中的大樹一直默默無聞、一直在把自己的身體獻給小男孩。我覺得我們大家都應該學習大樹的這種精神,希望人們都懂得這種精神,讓中國變成一個懂得奉獻的國家。
篇二:《愛心樹》讀後感
星期五下午,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愛心樹》,這是個感人的故事,故事主要講大樹無私奉獻的精神。
大樹就像我們的地球母親,小男孩就像一些愚蠢的人類。小男孩摘下果子去賣錢,果子沒了不會對樹造成傷害,這就像我們用土地種菜養活自己。小男孩用樹枝造房子就像我們開採石油、煤礦這種不可再生的資源。小男孩用樹幹造船,這樣大樹就會受到傷害,這就像我們人類為了活下去不擇手段的破壞地球上的資源,汙染了環境:河水不清了,天空不藍了,草地不綠了……
愛心樹面對小男孩一直忍讓奉獻自已,可是地球不同於愛心樹,對於人類的行為她不會一直忍讓下去。早晚有一天地球會報復我們,因此我們一定要愛護地球。
篇三:《愛心樹》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愛心樹》這本書,這本書寫得非常好,我很喜歡。
《愛心樹》寫了一個孩子和一棵大樹的故事。孩子小的時候,喜歡在大樹上吃蘋果、蕩鞦韆,在大樹下乘涼,大樹很快樂。孩子長大了,需要錢,用大樹的蘋果換來了錢,孩子到了中年,需要房子,拿走了大樹的樹枝,孩子需要船到遠方,又拿走了樹幹去做船,到了晚年,孩子累了,大樹又把僅剩下的樹墩給孩子坐,大樹依然很快樂。
從這個故事中,我知道了,「大樹」非常有愛心,非常愛幫助別人,這種忘我奉獻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這又讓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和媽媽,他們不就正像這棵大樹一樣,為了我奉獻著自己的一切,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報答父母。
篇四:《愛心樹》讀後感
從前有個男孩,從小到大,一棵大樹(愛心樹)都在幫助他。
只要男孩來了,大樹就很高興。男孩小的時候,大樹喜歡男孩爬到自己身上,採樹葉、吃蘋果、當森林之王。時間漸漸流淌,男孩長大了,不愛爬樹了,所以男孩向大樹要錢、要房子、要船。樹沒有錢、沒有房子、沒有船,但是大樹無私的把蘋果、樹枝、樹幹都給了他。男孩買了蘋果、蓋了房子、娶了妻子、做了小船……
男孩應該對大樹好一些,修剪大樹、收集蘋果、娶好妻子,用自己的錢買自己想要的東西,而不是把樹砍光,拿走大樹所有的東西,破壞大樹。
對待朋友和家人也不能像男孩那樣只知道索取,不知道關愛家人和朋友,傷了他們的心。在想到自己的同時也要想到家人和朋友。這樣朋友才會越來越多。
如果我是那個男孩,我會愛護朋友、愛護家人,做個愛心人。
篇五:《愛心樹》讀後感
從前有棵大樹,它非常喜歡一個小男孩,小男孩也非常喜歡大樹。小男孩經常來大樹底下玩耍,餓了就摘果子吃,累了就在樹陰下休息。慢慢的小男孩長大了,經常向大樹進行索取,大樹每一次都答應他的要求。大樹把能給的一切都給了他,只剩下光禿禿的半截樹樁。很多年後小男孩變成了老爺爺,他來到了大樹跟前,坐在那半截樹樁上。
那棵大樹多像我們的爸爸媽媽呀!他們每天為我們操心,照顧我們的生活,關心我們的學習,他們把最好的都給了我們,並不要求我們回報。我以後要多愛爸爸媽媽,讓他們少操心。
篇六:《愛心樹》讀後感
星期五,阮老師給我們講了一個名叫《愛心樹》的故事。故事講的是一個棵樹幫助一個小男孩的事情,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這棵樹被男孩砍斷成為一個樹樁時,還不忘幫助男孩,讓他坐著休息。
其實,我也有過當愛心樹的經歷。
記得有一天,在語文課上,阮老師讓我們寫生字。突然,坐在我前面的張熙哲扭頭對我說:「能用下你的橡皮嗎?我的找不到了。」我爽快地答應了,把橡皮遞給了他。
這件事情雖然很小,但是能幫助別人我感覺是一件快樂的事情。以後,我更要像愛心樹一樣,樂於助人。
篇七:《愛心樹》讀後感 溫馨穎
讀了《愛心樹》這本書,我懂得了大樹媽媽對孩子的愛是無私的。
為了孩子的快樂,她把她的樹枝、樹幹、蘋果、都給了這個孩子,孩子已經漸漸的老了,大樹媽媽很想孩子,有一天,這個孩子又來了,大樹媽媽說:「我沒有什麼可給你了」,孩子說:「我什麼也不需要了,我只想休息一會兒,」大樹媽媽就讓孩子坐在了樹墩上,大樹媽媽很快樂,可是心裡還是有一點點不高興,因為大樹媽媽愛孩子,為了孩子,她可以犧牲自己的生命,可是孩子不回報媽媽,所以媽媽有一點傷心。
看了這本書,我想告訴所有的孩子們,我們的媽媽愛我們,我們應該更愛我們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