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觀察為環保宣言做了什麼(七一觀察為環保宣言)
2023-09-19 14:14:18 1
兩江龍灣公園環保雕塑 圖/餘勝前
前不久,出差渝北龍興。晨起轉路,至兩江龍灣公園,看見一系列見所未見、也不可能再見的已經滅絕的動物的雕塑和簡介,真是觸目驚心,頗為感慨,遂寫了一首題為《失衡》的小詩:
一個個匠心獨運的雕塑
像一根根針
刺入我的雙目
我耳邊響徹的
是一陣陣哀鳴和哭訴
藍馬羚,披毛犀,腫角鹿
毛鼻袋熊,長耳敏狐……
一個個聞所未聞的名字
一隻只見不可見的滅絕生物
它們用痛苦的表情
表達著無奈與憤怒
沉思的類人猿
是一個教授
想教會我們
如何與自然和諧相處
他在引用恩格斯的名言:
不要過分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
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
自然界都給予了報復……
「兩江環保宣言」之一 圖/餘勝前
公園裡還有四則「兩江環保宣言」,文字清新雋永,內容引人深思。茲錄於下,與大家分享:
(一)當我們徜徉在這青山綠水之間,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時,無不感念大自然對我們的恩賜。而當我們感念的同時,似乎又有隱隱的危機:人類在急速發展的同時,忽略了青山在消逝、綠樹在減少、物種在滅絕……
(二)請愛護每一棵樹,否則我們看到的將是泛濫的洪水和貧瘠的沙漠。帶著歡樂舞步,讓風沙停止,讓小鳥起舞,讓綠色騰飛。合理利用資源,保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持續發展。
(三)在生命進化的歷程裡,上億年的進化才能成就一個物種。因人類的過失而使之瞬間永失,這是一種何等的悲壯與慘烈,這是一種永遠無法彌補的遺憾。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們的海洋。
(四)不要讓最後一滴水成為我們的眼淚,不要讓最後一片綠洲變成沙漠。保護地球,珍惜資源,就是保護我們的孩子,以及我們的未來。保護地球資源和生物多樣性,造福子孫後代。
兩江龍灣公園環保雕塑 圖/餘勝前
不可否認,由於科技的進步和信息交換的便捷,以及地區與地區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競爭的加劇,人類社會發展的步伐是越來越快了。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曾說,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自然力的徵服,機器的採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整個大陸的開墾,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術從地下呼喚出來的大量人口,——過去哪一個世紀料想到在社會勞動裡蘊藏有這樣的生產力呢?而我們現在的發展速度,比1848年以前的100年又不知快了多少倍。當我們在享受著空調、冰箱、洗衣機、汽車、高鐵、飛機、郵輪等現代文明成果的同時,我們也面臨著大氣汙染、土質汙染、水源汙染、氣溫上升、生物滅絕等生存危機的困擾。這不得不引起我們的警覺和反思:我們到底為什麼發展?我們應該靠什麼發展?我們以犧牲環境、資源為代價的高速發展,在給我們帶來「享受」的同時,還給我們帶來了什麼?還將給我們的子孫後代帶來什麼?
古人云:「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人類社會所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空氣、水、食物,因為廢氣廢水的排放、化肥農藥的泛濫和不可降解塑料的使用、各種垃圾的粗放填埋等,已經嚴重地威脅到了我們的生命健康。「近憂」已至,我們還能視而不見,自顧自、昏昏然,不作「遠慮」乎?
指出,現階段,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徵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這個基本特徵,是我們抓經濟工作必須把握的大前提、大邏輯。還多次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並親自推動垃圾分類處理等環保行動。我們在感念祖宗的同時,更要想想我們的子孫,想想我們的子孫將面臨什麼樣的生存環境。我們絕不能「吃祖宗飯、砸子孫碗、斷子孫路」,必須堅決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切實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優化、增長動力轉換,惟其如此,才能實現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的發展。
正基於此,我要為「環保宣言」宣言,也希望大家都要為「環保宣言」宣言:為了你我的健康,為了子孫後代的幸福,請增強環保意識,拿出環保行動,從拒食野生動物開始,從自覺分類處理垃圾開始,從儘量減少使用塑料製品開始,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張紙開始,珍愛我們的地球,呵護我們的家園!
(作者單位:重慶兩路寸灘保稅港區)
以往連結:
七一觀察|修好共產黨人的「心學」貴在「知行合一」「纖惡必克」|餘勝前專欄
七一觀察|反對形式主義的關鍵不在形式本身,而在於形式所包裹的內容 |餘勝前專欄
七一觀察|奮鬥的時代,找準「拼爹」的正確姿勢|餘勝前專欄
七一觀察|領導直播帶貨「帶」的是什麼?|餘勝前專欄
七一觀察|端午節我們祈求什麼?|餘勝前專欄
七一觀察|深化對視察重慶重要講話精神的理解|餘勝前專欄
七一觀察|從太空人死亡模擬訓練看如何控制好情緒|餘勝前專欄
七一觀察|如何真正有效地密切聯繫群眾?首先要從聯繫身邊的群眾做起……|餘勝前專欄
七一觀察|善意的謊言與惡毒的真話|餘勝前專欄
七一觀察|新生兒有什麼用呢?|餘勝前專欄
七一觀察| 從兩會召開看自信、定力與擔當|餘勝前專欄
七一觀察|紀檢幹部不僅是「貓」和「啄木鳥」,更是「醫生」和「護士」……|餘勝前專欄
七一觀察|由「母親節」「父親節」想到的|餘勝前專欄
七一觀察|政府「過緊日子」是要過什麼樣的日子?|餘勝前專欄
七一觀察|勞動節到底意味著什麼?| 餘勝前專欄
七一觀察|建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需要強化四個觀念
七一觀察|善作善成 不負囑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七一觀察|縱觀千百案 得此五「千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