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日曆如此火爆(文創日曆成爆款)
2023-09-19 18:14:48 2
說起日曆,過去家家都有,是不可或缺日常用品,但是自從進入智慧型手機時代,電子日曆逐步取代了傳統掛曆、檯曆。但在今年,新的紙質日曆正崛起,西西弗2019惜福日曆賣斷貨,《豆瓣電影生活工作日曆》不到一周的時間被搶光,丁香醫生日曆、果殼日曆、單向街日曆,甚至微博網紅寵物的萌寵日曆等以單本50元~100元的零售價,創造了不菲的戰績。
近日故宮出版社稱,《故宮日曆》《單向歷》等熱門產品都被盜版。默默無聞紙質日曆,是要翻起什麼浪花?
上遊新聞 重慶商報記者觀察,這些爆款日曆,均是自身IP語境下的衍生產品。
比如西西弗的惜福日曆,以每日書摘為主,設計呈現為簡單易讀的「一問與一讀」形式;丁香醫生健康日曆則是每日一條健康常識,涉及飲食、運動、睡眠、保養、買買買等日常生活;而故宮日曆《故宮日曆》以豬為主題,選取故宮博物院藏文物中表現「福豬」與「富足」生活的文物,每個月一個主題。
西西弗相關負責人介紹,西西弗做日曆已經兩年,2018日曆共售出6萬冊,2019日曆共印15萬冊,在去年12月底就已經銷售一空。
從市場情況看,這些有著文化內容屬性的檯曆,被業界稱為新檯曆。這類檯曆,在設計、創意、內容等方面各有側重,但核心表達方式沒有變,比如西西弗的特性便是圖書。根據特性製作出的檯曆,不僅只是記錄時間的工具,更是為消費人群提供了一種生活方式。
網際網路觀察人士徐進表示,人們出錢買的不是日曆,而是價值認同。網紅日曆的成功無一不是憑藉著其強大的品牌號召力和原有內容消費人群發展起來的,熱愛故宮的傳統文化的人們、豆瓣大量的用戶、果殼的高知青年、西西弗的書粉都成為了購買日曆的主力軍。
日曆書因兼具創意、審美、實用和文化,已成為圖書出版物市場中比較典型的圖書產品。正通過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包裝的方式,創造著不菲的商業價值。不過如何持續不斷做出高質量的產品,每年給消費者升級版日曆體驗,是這些大IP眼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連結 :還記得那些年的哪些日曆?
舊時,稱日曆為黃曆、皇曆。
最早的日曆,大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單頁小本。新年伊始時,在牆上鑿一個釘子,日曆往上一掛,一頁頁撕下來,日子就這麼一天天過去了。
上世紀80年代以後,緊跟改革開放的腳步,掛曆樣式逐漸豐富了起來。當時流行過的一張紙的掛曆,這種海報式掛曆兼具糊牆功能。
90年代初,一月一頁、裝訂成活頁冊子的掛曆成為主流。關之琳、鍾楚紅、梅豔芳……當紅明星紛紛均成為「掛曆女郎」,因巨額利潤還引發了各大出版社的「掛曆大戰。
2000年,掛曆市場開始呈頹勢,簡約的檯曆擺上了書桌、辦公桌。
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 侯佳 實習生 唐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