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詩閱文遊西湖(賞詩閱文遊西湖)
2023-09-10 09:46:50 2
西湖沿岸,柳浪公園北,緊鄰是湧金公園,公園裡有湧金池。
池,之所以稱湧金,是因為漢代的民間傳說中,有金牛在此處湧出,乾旱時吐水灌滿西湖,今池中有金牛出水銅雕像;後人也稱西湖為金牛湖,清代杭州文人張雲璈寫有《金牛湖漁唱》詩集。
湧金池銅金牛
其實湧金池非漢代形成,而是在後來的五代時所鑿,漢代此處或還只是湖邊沙洲溼地。
南宋《夢梁錄*卷十一*池塘》篇載:「湧金池在豐豫門裡,引西湖水為池,吳越王元瓘大書『湧金池』三字,刻石識之,其旁書『清泰三年丙午之歲,建午之月,特開此池。』」
文中的豐豫門即湧金門,吳越王元瓘是吳越國錢鏐第七子(第二任國君),清泰是後唐末帝李從珂的年號,清泰三年是公元936年,建午之月是陰曆五月。
《西湖遊覽志》云:「湧金門,吳越王建。門內有湧金池。」
都說池在城門內,說明當時的湧金池範圍越過城牆,城牆處且有水門。小說《水滸傳》寫北宋時梁山好漢受招安後討伐方臘,攻打方臘佔領的杭州城,浪裏白條張順就是死於湧金水門處,被朝廷追封為金華將軍,今湧金池裡亦有張順雕像在。
張順雕像
施耐庵是曹冠張戴,其實杭州的金華將軍另有其人,就是開鑿湧金池、建湧金門之人,南宋《夢梁錄*卷十四*土俗祠》云:「金華將軍廟,在湧金門裡水池上,神姓曹,名杲;真定人,後唐為金華令,仕於錢王。嘗於城隅浚三池,建門名湧金,邦人德之,為立祠。」
今湧金池或只是當時城牆外的那部分。
北宋·楊公濟《錢塘西湖百詠*湧金池》詩:
「湧金春色晚,吹落碧桃花。一片何人得,流經十萬家。」
北宋·郭祥正《和楊公濟錢塘西湖百題*湧金池》詩:
「眾沼皆涵碧,斯池獨湧金。寶光中夜見,不是月華深。」
宋·董嗣杲《西湖百詠*湧金池》
「一道香溝壓郭西,粉牆低護石階危。短碑數尺鎸何字,清泰三年鑿此池。
橋市浣衣無空處,廟門賣卜有靈時。碧桃自趁東流水,暗老春光水不知。」
湧金池似乎跟碧桃花有關,楊蟠與董嗣杲的詩中均有提及。董嗣杲另有一首《碧桃花》詩也提到湧金門,兩詩相互印證湧金池畔或有一片碧桃林,花季時落花飄落池中;也有可能桃樹落花時節,湖岸上的花飄落在湖上,然後漂流到了湧金池裡,順池水流入小河。
「何時和露種瓊英,素質輕盈骨骼清。古觀自栽千樹豔,重門誰鎖一春情。
綃裳月曳瑤臺晚,綠蒂煙凝粉瓣晴。幾片雪香流出遠,湧金池傍湧金城。」
還有兩首南宋人的詩,也同時提到碧桃與湧金池。
南宋·何應龍《碧桃》七絕:
「玉仙同駕玉鸞飛,天上曾攀帶露枝。一片不知何處落,曉來流到湧金池。」
南宋·周端臣《碧桃》七律:
「武陵夢覺豔妝空,回首芳姿迥不同。萼綠仙留蒼玉佩,蕊珠人在碧霞宮。
素顋褪粉啼春雨,翠袖籠寒怯曉風。惆悵湧金池上路,闌杆倚遍夕陽中。」
湧金池外通城牆外的西湖,內通當時的市河(小河,即浣紗河,今成旱路)所以以上詩中的桃花是「流經十萬家」、「碧桃自趁東流水」或「幾片雪香流出遠」。
湧金池上碧桃花開
古湧金門,不但有水門,還有旱門,南宋時稱豐豫門。清人張雲璈《金牛湖漁唱》詩云:
「逼城湖勢已全吞,邀取風光入酒尊。怪底遊人心共蕩,煙波湧出小金門。」詩後有註解:「湖山三門,惟湧金門外最為空闊,省城門皆有重城,湧金獨無,蓋倚湖為外勢也。湧金門亦稱小金門。」
湧金門外,也是當時人們出城遊訪西湖各處的集散地,比如到孤山,到南屏、到蘇堤,當然是走水路,在湧金門外,租個小船。南宋姚勉《柳梢青*憶西湖》詞云:
「長記西湖,水光山色,濃淡相宜。豐樂樓前,湧金門外,買個船兒。
而今又是春時。清夢只、孤山賦詩。綠蓋芙蓉,青絲楊柳,好在蘇堤。」
北宋*仲殊《訴衷情令*其五*寒食》
「湧金門外小瀛洲。寒食更風流。紅船滿湖歌吹,花外有高樓。
晴日暖,淡煙浮。恣嬉遊。三千粉黛,十二闌幹,一片雲頭。」
南宋·施樞《湧金門外》:
「柳絲舞困起炊煙,羅綺相催欲上船。貴冶亦知春有夜,暖沙還付白鷗眠。
南宋末·王鎡《湧金門》:
「湧金門外看花朝,步去船歸不見遙。一派笙歌來水上,鷺鷥飛過第三橋。」
明·胡應麟《後西湖十詠*其十*湧金門》:
「鼓吹喧闐一望遐,湖頭雲日亂蒹葭。三千舩舫家家月,四百樓臺寺寺霞。
桂影荷香迷越客,竹枝桃詠醉吳娃。天容乞與西泠地,獨擁寒濤臥釣槎。」
以上詩人們對湧金門外各有所感,但大都是描寫湧金門外遊人恣嬉遊的盛況,都少不了提到遊湖的畫船。
但南宋•陸遊《出湧金門》詩,卻有著那麼一點黯然的憂傷,似感嘆南宋的衰落:
「出湧金門一黯然,初來猶是紹興前。都人百萬今誰在,惟有西湖似昔年。」
還有已經成為南宋遺民的詩人方回,面對國土的淪喪,也只能感嘆繁華如夢,且年老悲傷,其《晚登湧金門城望湖》云:
「煙昏日落更誰知,四十流年一餉時。水次梅花應獨笑,城頭老子尚能詩。
畫船綠幕今如夢,雪鬢蒼顏只自悲。淡抹濃妝有餘態,西施終是老西施(自註:予二十一至杭,倏四十年。)」
倒是明代詩人的《西湖竹枝詞》,寫「湧金門外」,多以普通青年男女為主角,描寫他們的生活與愛情,讀之有清新之感,美麗的湖光山色中平添了些許生命中活潑的亮色。
明·丁麟《西湖竹枝詞》:
「湧金門外春水多,賣魚船子小扵梭。三三兩兩唱歌去,驚起鴛鴦可奈何。」
明·朱樸《西湖竹枝詞》:
「郎從湖上打魚鰕,妾在湖邊只浣紗。生長不離湖水上,湧金門外是儂家。」
明·于謙《西湖竹枝詞》:
「湧金門外柳如煙,西子湖頭水拍天。玉腕羅裙雙蕩槳,鴛鴦飛近採蓮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