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時期的著名英雄事跡(盤點抗日戰爭中六大英雄集體)
2023-09-10 22:08:23 2
抗日戰爭時期的著名英雄事跡?2016-11-29 15:110抗戰的硝煙已然散去,懸掛在各部隊軍史館、榮譽室裡的那一面面被戰火薰染的錦旗卻依然熠熠生輝,仿佛向後人訴說著中華民族那段血寫的歷史,訴說著中國共產黨和她領導的人民軍隊奮起抗爭的浩然正氣,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抗日戰爭時期的著名英雄事跡?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抗日戰爭時期的著名英雄事跡
2016-11-29 15:110
抗戰的硝煙已然散去,懸掛在各部隊軍史館、榮譽室裡的那一面面被戰火薰染的錦旗卻依然熠熠生輝,仿佛向後人訴說著中華民族那段血寫的歷史,訴說著中國共產黨和她領導的人民軍隊奮起抗爭的浩然正氣。
據不完全統計,14年抗戰中,被我軍旅以上單位授予榮譽稱號的英雄集體有240多個。人們耳熟能詳的八路軍「狼牙山五壯士」、新四軍「劉老莊八十二烈士」……便是其中的傑出代表。他們創造的寶貴精神財富,凝結成中國軍人的性格與核心價值,在人民軍隊的血脈中代代相承。
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榮譽稱號:「平型關大戰突擊連」 ●授稱單位:八路軍第115師343旅
平型關大捷,八路軍一戰成名。
擔任此次伏擊戰突擊隊的是115師343旅685團2營5連(原瀋陽軍區某團九連)。1937年9月25日上午8時,當日軍第21旅團一部乘卡車進入包圍圈後,連長曾憲生果斷下達攻擊命令。頓時,槍聲大作,該連僅用20多分鐘就用手榴彈炸毀了日軍20多輛汽車。隨後,戰士們像猛虎般向日寇衝去。白刃戰中,排長犧牲了,班長頂替;班長犧牲了,戰士接著指揮。全連打到只剩30多人,仍然頑強地與敵人拼殺,一直堅持到戰鬥勝利。八路軍首戰平型關,殲敵1000多人,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全國軍民的抗戰熱情。
血戰8晝夜,敵我傷亡6∶1
●榮譽稱號:「黃崖洞保衛戰英雄團」 ●授稱單位:八路軍總部
這是一場著名的陣地防禦戰。
位於山西省黎城縣西北的黃崖洞,是抗日戰爭時期我軍創建最早、規模最大的兵工廠所在地。1940年到1941年,日寇先後7次調動精銳部隊企圖摧毀黃崖洞兵工廠,均未得逞。1941年11月11日,日軍又糾集5000餘人,由飛機掩護,對黃崖洞實施「分進合擊」。八路軍總部特務團(原南京軍區某團)在左權指揮下,以不足千人的兵力,憑藉有利地形與日軍鏖戰8天8夜,多次展開肉搏,打退日軍幾十次進攻,終以殲敵1000餘人的戰果取得勝利。此戰我軍傷亡僅166人,以6∶1的戰績,「開中日戰況史上敵我傷亡對比空前未有之紀錄」。
建立華東首個抗日根據地
●榮譽稱號:「金剛鑽團」 ●授稱單位:新四軍第2師
全國抗戰爆發後,我新四軍第2師4旅10團(原蘭州軍區某團)等部在日偽軍大舉進攻、當地土頑頻頻襲擾的複雜形勢下,建立了華東敵後第一個抗日根據地——淮南抗日根據地。
1942年,盤踞在定遠縣杞崗的日偽軍和當地土頑,加緊破壞我根據地,想方設法壓縮我軍生存空間。4月,該團接到命令,拔掉杞崗守敵、土頑牛登峰這顆釘子。20日晚,團隊急行軍40餘公裡,兵分6路向杞崗發起猛烈攻擊。偵察隊組織25名突擊隊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入敵軍老巢,揮舞大刀與敵人展開白刃戰。經過半夜廝殺,該團殲敵230餘名,俘虜近百人,一舉打破日、偽和當地土頑對我根據地的三面夾擊。
首創山東敵後攻城範例
●榮譽稱號:「郯城戰鬥模範連」 ●授稱單位:八路軍山東軍區
1942年冬,佔據山東臨沂等地的日偽軍向我濱海區沭河兩岸進行「蠶食」。八路軍教導第2旅乘日偽軍兵力薄弱之機,運用「翻邊戰術」,在地方武裝和民兵的配合下,於1943年1月19日對郯城發起進攻。
郯城當時是日軍在魯南的兵站基地,牆高壕深,炮樓林立,是座堡壘化的城鎮。此役由教導第2旅6團8連(原北京軍區某團八連)擔任突擊隊,官兵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奮勇攻擊,率先突破城垣佔領南門,使後續部隊得以迅速攻入城內。次日拂曉,我攻城部隊對龜縮在炮樓裡的殘敵進行爆破強攻,迫使其投降。至此,共斃傷敵軍103人,俘日寇7人、偽軍419人,我軍僅傷亡91人,首創山東敵後攻城範例。郯城日偽軍和偽政權人員全部被殲,無一漏網。
93人英勇抗擊2000餘敵軍
●榮譽稱號:「岱崮連」 ●授稱單位:八路軍山東軍區
1943年11月,日偽軍糾集1萬餘兵力對魯中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為粉碎敵軍企圖,八路軍魯中軍區決定留下少量部隊在內線堅持鬥爭,牽制日軍主力,掩護我主力部隊轉至外線作戰。魯中軍區11團8連(原濟南軍區某旅六連)93名指戰員奉命駐守南北岱崮。
11月13日,日偽軍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向岱崮發動猛攻,激戰2天,始終被阻在懸崖之下。惱羞成怒的敵人抽調2000餘兵力把岱崮重重包圍,狂轟濫炸,整個南岱崮頂被「犁」了幾遍,工事全部被摧毀,戰壕成了「麵粉缸」。8連官兵憑險據守,沉著應戰,手榴彈、子彈用完了,就用石頭砸,最終以較少傷亡取得了殲敵300餘人的戰果。
「沒有子彈有刺刀,人在陣地在」
●榮譽稱號:「任常倫連」 ●授稱單位:八路軍膠東軍區
1938年,17歲的任常倫參加了膠東抗日自衛團,兩年後編入八路軍第14團2營5連(原廣州軍區某團五連)。每次戰鬥任常倫都衝鋒在前,多次負傷,被膠東軍區授予「一等戰鬥英雄」稱號。
1944年11月,長沙鋪戰鬥打響,任常倫接替負傷的排長,組織全排戰士迎敵。在連續打退敵人4次衝擊後,全排的手榴彈和子彈都打光了。任常倫大喊一聲:「沒有子彈有刺刀,人在陣地在!」說完帶頭衝向日軍,展開白刃戰。在連續刺死5名日軍後,任常倫不幸被敵人的子彈擊中,獻出了年僅23歲的生命。戰友們在任常倫的激勵下,鬥志更堅,打得日軍丟下258具屍體落荒而逃。戰後,膠東軍區決定,將其生前所在連隊命名為「任常倫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