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隻老虎電影一點都不搞笑(這兩隻老虎一大一小)
2023-09-10 14:38:39 3
文/工一
1999年,葛優主演的電影《沒完沒了》上映,他飾演了一位為了討要欠款、不得已綁架人質的計程車司機。
當時15歲的哈爾濱少年喬杉,在看到電影之時,應該不會想到,20年後,他能夠跟葛優在一起拍戲。
而片子的主題,竟然也是綁架。
賀歲片,誕生於上世紀80年代的香港。是由眾多明星在年終歲尾聚在一起,以拜年祝福、恭喜發財為主題拍攝的片子,基本上都是喜劇,而且都是以大團圓為結局。
這種片子的目的,一是對觀眾這一年來支持的回饋,二是吸金,把大牌明星全部雲集在一起,其號召力可想而知,那麼取得高票房也就不在話下。
內地最早的賀歲片,是1995年成龍的《紅番區》,當年雖敗給了施瓦辛格的《真實的謊言》,也還是收穫了9500萬的票房成績。
而把內地賀歲片市場發揚光大的,則是馮小剛。
從1997年的《甲方乙方》開始,《不見不散》、《沒完沒了》、《大碗》等幾部賀歲片,連續幾年穩固地霸佔著賀歲檔,一時風光無兩。
這些賀歲片還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共同的男一號,坎城影帝葛優。
在那個銀幕數量遠遠低於現在的年代,年底到影院看葛優成為了當時的習慣和潮流。
葛優的喜劇,高級。
不靠譁眾取寵,不靠裝瘋賣傻,也不靠浮誇雜耍。
只是用舉重若輕的幹練臺詞,就能指戳人心中最需要共鳴的點,舉手投足間的輕描淡寫皆可讓人會心一笑,也留下了許多經典臺詞。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黎叔很生氣,後果很嚴重。
21世界什麼最貴——人才!
1997年過去了,我很懷念他。
葛優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誌,在賀歲喜劇的地位無人撼動,只要賀歲檔海報上出現葛優的名字,必然引發觀影熱潮。
斷代的哀傷
《天下無賊》之後,馮小剛電影的關注角度發生了變化,就像他早年說過的一樣:「我拍賀歲片,有錢了之後,就可以拍我自己想要的東西了。」
的確,《唐山大地震》、《1942》、《我不是潘金蓮》、《芳華》等作品接連上映,馮小剛的側重點轉移到了歷史、社會以及自己的經歷,賀歲電影一度呈現空擋狀態。
賀歲檔的票房就像一塊大蛋糕,人人都躍躍欲試,拿出兜裡的小刀,切下一塊品嘗。
於是,趁著馮小剛的急轉撤退,也讓很多人紛紛加入了拍攝賀歲片的行列。
可遺憾的是,並沒有多麼優秀的、既有感動又有笑點的賀歲電影出現。
縱然有寧浩、黃渤的瘋狂,徐崢、王寶強的各種囧,陳思誠、劉昊然滿世界的探案,喜劇電影並沒有明顯的長足進步,只靠範偉等老一輩喜劇人在苦苦支撐。
觀眾們熱切的希望能夠出現可以接棒葛優的中生代演員,這時,一個叫喬杉的小胖子出現了。
從大保健到牡蠣精華2010年,中戲表演系畢業三年多的喬杉,和一個叫修睿的大鬍子,以及一群喜愛喜劇的年輕人,組成了愛笑兄弟組合,加入了遼寧衛視《誰是主角》節目組擔任表演嘉賓。
而後又參與錄製黑龍江衛視《愛笑會議室》節目,他們專門研究笑點,這個組合讓人們眼前一亮。
也就是在那時,喬杉有了第一批擁躉。
3年後,喬杉在採訪中披露「愛笑」內部人事鬥爭十分激烈,他感覺十分無趣,遂退出。
2015年7月8日,《屌絲男士》第四季的最後一集播出,在這部網絡系列劇中,喬杉曾多次演出。
從算命先生到精神病患者,每次出場都讓人眼前一亮。
而其中的「足療店顧客」一角,讓他走紅全網,一時間,「大保健之神」、「亞洲大保健之父」等光環加在了他的頭上。
喬杉也明白了什麼東西能讓觀眾喜聞樂見,那就是真實,從真實中放大,在真實的基礎上加工,才能更容易觸發觀眾的笑點。
片約多了起來,原來不怎麼出眾的長相,也能憑著與眾不同的表演天賦得到認可。
2016年,喬杉還登上了春晚,出演小品《快遞小喬》。
2018年底,翻拍自義大利高分電影《完美陌生人》的《來電狂響》上映。
雖然電影反響平平,但喬杉在片中的表現卻是可圈可點。這部戲的場景單一,全靠臺詞支撐劇情的發展,而這正是喬杉最適合的舞臺。
他飾演的每天必須吃「牡蠣精華」的吳小江,幾乎成為這部電影唯一閃光之處。
春晚相逢2019年的春節晚會,葛優受邀和潘長江、蔡明、喬杉、翟天臨共同參演小品《兒子來了》。
其實這個小品,可以說是《快遞小喬》的續集,講的是快遞員小喬與不法分子周旋,成功阻止了一對老夫妻被騙的故事。
一個月的排練時間,讓久疏小品舞臺的葛優逐漸找到了感覺。面對大佬級的表演前輩,喬杉也學到了非常多的東西,葛優對這個小兄弟的表演也讚賞有加。
臺上的喬杉,一點也不懼場,臺詞流利,大方自然,跟前輩的對手戲絲毫不落下風。
這些表現,葛優也看在眼裡,也就促成了他和喬杉在大銀幕合作的初步想法。
成功和凱旋而現在,想法變成了現實,他們二人共同主演的《兩隻老虎》已經上映。
這是一部集感動、搞笑於一身的溫情電影。
導演李非,曾被姜文認可為當今最好的青年導演之一。臺詞功底深厚,多年編劇工作的創作積累全部傾注到了本片當中。
這還是一部有關救贖的電影,人到中年,回首過去,過往中對於親情、友情和愛情「得過且過」的態度,變成了「能過則過」的釋懷。
有人看過電影之後,解析到:「其實葛優就是年長的喬杉,喬杉就是年輕的葛優,整個劇情其實都是葛優那個角色自己完成的。」
人人都有自己的解讀,而我想到的是,片中的張成功和餘凱旋,不就是現實中葛優和喬杉的嗎?
張成功對餘凱旋的提醒、教導,不也正是葛優對於喬杉的引領和關懷嗎?
這兩隻老虎,
一大一小,
葛優已然成功,
我們期待喬杉的凱旋。
PS:本文由@印記電影首發於今日頭條,轉載請註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