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表姐的一封信800字
2023-09-11 04:57:25 3
親愛的姐姐:
你好!
今天向你介紹一本好書,書的名字叫《中國傳統節日趣聞與傳說》。書中有介紹很多的傳統節日,如:春節、人勝節、元宵節、填倉節……
眾所周知,農曆正月初一是中國民間歷史最悠久、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春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春節大約有三四千年的歷史,原為農曆的元旦,即人們通常說的過年。它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有關年的傳說也很多。古代的春節叫「元日」、「新年」、「正旦」、「歲首」、「三元」等。1911年辛亥革命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千百年來,人們使年俗慶祝活動變得異常豐富多彩,每年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間把這段時間叫做「迎春日」,也叫「掃塵日」,在春節前掃塵搞衛生,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
搞完衛生,然後就是家家戶戶準備年貨。節前十天左右,人們就開始忙於採購年貨,年貨都要採買充足,還要準備一些過年時走親訪友時贈送的禮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準備過處時穿。節前要在住宅的大門上粘貼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春聯。
那麼春聯是怎麼由來的呢?原來,五代十國時期,蜀國孟昶特別喜歡桃符,每當除夕,他總是將桃符懸掛於宮門。公元964年除夕,他命學士辛寅遜在桃符上寫聯語,可他寫得不好,他便自己動手,揮筆寫下「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十個大字。據考,這便是我國最早的春聯。因這春聯仍寫在桃本之上,因而被稱為「桃符對句」。
用紅紙書寫春聯始於明朝。據說明太祖朱元璋也很喜歡春聯,他不但除夕傳旨,門上須貼春聯,還經常向大臣們賜贈春聯,並微服出巡,到民間觀賞春聯。由於皇帝的提倡,春節貼春聯成為全國的風俗,流傳至今。
今天就和你分享到這裡,這本書裡還有很多關於傳統節日的趣聞和傳說,它會讓你學到不少知識。
祝你
天天開心!
你的表妹:陳欣怡
20xx年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