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強調什麼是治理有償補課工作的責任主體(對有償補課治標更要治本)
2023-09-20 07:23:17 3
教育部強調什麼是治理有償補課工作的責任主體?從現在起到年底,河北將在全省開展中小學校和在職教師有償補課集中專項治理,並重點查辦在課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課上不講課後講並收取補課費,以及打擊報復不參與有償補課學生等嚴重違紀、敗壞師德的行為(5月25日《經濟日報》) ,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教育部強調什麼是治理有償補課工作的責任主體?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育部強調什麼是治理有償補課工作的責任主體
從現在起到年底,河北將在全省開展中小學校和在職教師有償補課集中專項治理,並重點查辦在課堂上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學任務、課上不講課後講並收取補課費,以及打擊報復不參與有償補課學生等嚴重違紀、敗壞師德的行為。(5月25日《經濟日報》)
說到「有償補課」,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字面意思,就是通過給教師一定經濟補償,來達到給孩子補課的目的。「一手交金錢,一手交知識」,看上去挺公平,其實仔細分析不然,這種行為嚴重地破壞了教育公平,並不利於教育事業的發展,是需要引起警惕的。
「有償補課」離不開一個利字。有的老師採取「課上不講課下講,校內不講校外講」的方式,把知識和技巧留在課外,以此斂財獲利。換個角度想,如果學生不去參加「有償補課」,那麼這些技巧和知識勢必學不到,必然與參加過補課的同學拉開差距。鑑於此,學生去補課其實也有被迫的味道。另外,有的老師還利用補課的時間,透露關於考試的信息和動態,讓補課的同學在考試中佔有優勢,以證明補課的重要性,這完全背離了教育教學的初衷。
嚴禁「有償補課」提了很多年,可效果甚微,原因是多方面的。現在應試教育的影響和壓力依然很大,家長、老師乃至社會都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好壞的重要標準。在如此語境下,「有償補課」也就有了供需市場,畢竟一方需要提升自身素質,一方需要金錢獲利,也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當然,對「有償補課」的懲罰疲軟,也是造成其不斷反彈的重要原因,違法成本太低,盈利收益太大,自然就有人敢冒險。
「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根本職責,也是重要使命。作為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塑造人才作為奮鬥事業,豈可為金錢汙了教師的神聖光輝?部分地方的「有償補課」,使得教育充滿了功利化、利益化。如果沒有一個積極向上、公平公正的學習氛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又怎麼去塑造?長遠來看,這不利於學生的健康成長,也不利於國家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對「有償補課」來說,打擊只是治標不能治本,關鍵還在於完善教育制度,強化監督管理。一方面要加大對教育體制的改革力度,打破以分數論英雄的教育評價體系,以素質教育代替應試教育。一方面要把監督管理的關卡前移,強化對教師隊伍的管理,堅持做到常態化、經常化、規範化,以此促使教師回歸主業,倒逼教育回歸本意。
文/馬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