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ck-Tock戰略事實上已死 更注重優化
2023-09-20 23:34:18 1
這幾年Intel發布新一代處理器時我們總會提到「Tick-Tock」戰略,這個單詞意思是擺鐘的滴答聲,所以它也被叫做鐘擺政策,其中的Tick一環是指CPU工藝升級,Tock則是CPU架構升級,二者輪流交替,兩年為一個周期。Tick-Tock戰略可以說是摩爾定律的延續,也是它最好的證明。不過這個戰略從22nm工藝的Haswell架構之後就失效了,事實上Intel自己也差不多是放棄這個戰略了,未來的CPU升級周期變長,Intel在工藝和架構之外更注重優化。
Intel的Tick-Tock戰略
Intel官方的Tick-Tock戰略始於2007年45nm工藝的Penryn處理器,2008年是同為45nm工藝的Nehalem架構,之後分別是32nm Westmere、32nm Sandy Bridge、22nm Ivy Bridge、22nm Haswell,其中IVB架構使用的是22nm 3D電晶體工藝,首次應用FinFET技術,Intel公司宣稱該工藝是「不只是Tick+」。
Haswell之後本該在2014年推出14nm Broadwell架構,但14nm工藝時代Intel不僅換了CEO,工藝也延期了,Fab 42晶圓廠取消工藝升級,桌面版Broadwell處理器延期到去年才推出了2款產品,接著就是去年同為14nm工藝的Skylake處理器了,今年還是14nm工藝,新一代處理器為Kaby Lake。
從Haswell之後,Intel的Tick-Tock戰略已經是事實上失效狀態,只不過Intel官方層面還比較嘴硬,承認新工藝遇到了一些困難,但堅定認為在7nm節點上他們還會重回正規,繼續捍衛摩爾定律。
昨天還是Tick-Tock,現在是三步走了
Intel真的能做到繼續堅持Tick-Tock戰略嗎?其實並沒有,在向美國證交所提交的10-K文件中,Intel也談到了這個問題,他們表示以往的工藝進步路線是Tick-Tock,但現在的工藝技術路線是製程-架構-優化(Process-Architecture-Optimization),算是從之前的兩步走改成三步走了,步調放緩了。
Intel此番表態算是正式放棄Tick-Tock戰略了,其實這一點毫不意外,因為Intel現在已經是這麼做了,14nm節點上我們已經有Broadwell、Skylake兩代處理器了,今年下半年還有Kaby Lake,它就是屬於三步走中的「優化」路線。(PS:說是優化,其實是小修小補,比如DDR4內存提速等,升級並不大)
14nm之後是10nm工藝,相關處理器代號也基本上定了,依然是戰三代的節奏。
2017年:Cannonlake架構,10nm工藝
2018年:Icelake架構,10nm工藝
2019年:Tigerlake架構,10nm工藝
10nm工藝被認為矽基半導體的轉折點,再往後是7nm工藝,已經進入量子學範疇,半導體特性都有變化了,所以研發難度更大,需要更多黑科技材料加入,也需要EUV等新一代光刻設備。不過Intel對7nm倒是蠻自信的,表示他們懂得如何製造7nm晶片,只是該工藝很有可能要等到2020年才能量產。
PS:Intel為何如此自暴自棄?工藝放緩背後最大的受益者是誰?很多粉絲已經在猜測了——Intel這是為了等落後多年的AMD,這才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