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幹最好用護手霜(最近洗手太頻繁)
2023-08-13 11:05:04
因為疫情,我們養成了「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風」的衛生好習慣。
高頻洗手、消毒會帶走皮膚表面本就不多的皮脂腺脂質,影響皮脂膜的完整性,皮膚得不到有效潤澤、水分也未能充分留鎖。因此,補水、保溼等手部皮膚護理要及時跟上。
「補水」和「保溼」都需要
如果把皮膚比作一個大水庫的話,往水庫裡倒水,就類似給皮膚補水。通過外部手段為皮膚增加水分可稱之為外源性補水。
通常剛洗完手時,雙手要比清洗之前水嫩,那是因為洗手時皮膚表面角質層吸了水。除了洗手讓手部皮膚吸收水分外,還可以通過一些補水精華或者補水噴霧等完成外源性補水。
然而,外源性補水只是暫時性的,隨著皮膚表面水分的快速蒸發,幾分鐘後皮膚又恢復至之前的狀態,甚至較之前乾燥。
為了擁有水嫩的皮膚,需要把皮膚角質層吸收的水分鎖住,即通常所說的保溼,所以補水的同時要做好保溼。
護手霜怎麼兼顧「補水」和「保溼」?
護手霜中的常用配方包括保溼劑、封閉劑和潤膚劑(柔軟劑)。
保溼劑能保留皮膚水分,常用保溼劑包括甘油、尿素、蜂蜜、透明質酸、丙二醇、山梨醇等。
封閉劑能阻止或延遲水分的蒸發和流失。常用的封閉劑包括凡士林(礦脂)、角鯊烷、羊毛脂、蜂蠟、礦物油和矽樹脂衍生物(聚二甲基矽氧烷、環狀聚二甲基矽氧烷)等。
封閉劑和保溼劑共同作用,保持角質層的水分含量,維護皮膚的屏障功能。
潤膚劑具有「填充要脫落的角質層碎片空隙」的能力,能促進皮膚表面紋理光滑、柔軟。常用潤膚劑有二異丙基二油酸、蓖麻油、癸基油酸鹽等。
護手霜越油越好嗎?
當然不是。
我們還是要根據自己的膚質來進行選擇,如果手部皮膚比較乾燥,可以選擇礦油、羊毛脂、蜂蠟等油脂比較豐富,質地較厚的產品。這類產品一般會有較好的封閉作用,減少皮膚表面的水分蒸發,有更好的滋潤效果。
如果手部皮膚不太乾燥,那麼可以選擇一些質地比較輕薄的產品或者啫喱狀的產品,在足夠保溼的同時,膚感也更為舒適。
貴的和便宜的護手霜有差別嗎?
市面上的護手產品價格參差不齊,從幾十到幾百不等。價格差距如此之大,它們到底有什麼差別?
研發成本是產品定價的重要因素,複雜或者創新的配方體系意味著更高的研發投入,一般情況下,集多種功效於一體的產品,其配方體系也相對複雜,如兼顧保溼與防曬功效的護手霜價格一般高於單純保溼功效的產品。主打的功效成分及其用量也會影響產品價格,當添加了一款吸睛的、價格昂貴的保溼劑時,產品的價格也就隨之上抬。當然產品的定價體系比較複雜,品牌溢價、產品定位(高端、中端、低端)、市場佔比等都會綜合影響產品的價格。
春季保護手部肌膚有什麼不一樣?
與秋冬季的乾燥不同,春天的溼度相對較高,體感也會比較舒適。可以選擇一些質地比較輕薄的產品,避免使用油脂含量過高產品帶來的粘膩感。
春天紫外線強度相對較高,但因為陽光比較溫和,人們往往忽視了對紫外線的防護。相較於面部防曬,手部的防曬更容易被忽視。建議長時間在戶外的人群,可以適當戴上手套進行物理阻隔防曬,或在手部塗抹帶有防曬功效的護手霜。
護手霜使用的頻率越高越好嗎?
護手霜在使用頻率上沒有特別要求,一般在洗手後,先擦除皮膚表面多餘的水分或手消產品,再均勻塗抹護手霜。
洗手時使用了鹼性清潔產品,或是使用了含酒精成分的免洗型消毒產品的情況下,建議加強護理,增加塗抹次數。
也可以在手部乾燥時使用補水精華或補水噴霧以後,輕拍雙手使水分精華等充分吸收,擦去皮膚表面多餘成分後再使用護手霜。
參考文獻:
[1] (美)德拉洛斯(Draelos,Z.D)主編,王學民譯. 功能性化妝品[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11
供 稿:龍 萍
編 輯:鍾柳依
審 稿:周利紅 馮曉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