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我叫劉金鳳和原著對比(繼我叫劉金鳳後)
2023-08-13 14:34:00 2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服飾文化源遠流長,我們能夠研究的,需要了解的還有很多,特別是對於影視劇創作者來說,稍有失誤就會造成極其惡劣的影響。
前幾日,由辣目洋子、李宏毅主演的古裝劇《我叫劉金鳳》開播便遭到了很多網友的吐槽甚至是舉報,究其原因就是劇中人物的服裝造型,被質疑跟日本的和服極其相似,也就是網友所說的「倭風」,即「以倭代華」。
網友指出,該劇中大臣頭上戴的是日本的「垂纓冠」、太監戴的是日本的「立纓冠」,而女主的穿著則是日式的「露腋服」,甚至是劇中人物的鞋子、配飾,服裝的款式、花紋,以及各種道具、布景都含有「倭風」的元素,整部劇可謂是「倭風盛行」。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漢服、唐裝等等各種值得我們驕傲的中國元素可以利用,卻偏偏全劇使用「倭風」,《我叫劉金鳳》的導演和造型師、服裝師犯了眾怒,被懷疑立場有問題,一些網友更是氣到直接向相關部門舉報,希望下架該劇並嚴查。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古裝劇「倭風盛行」的事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注意,所以連帶著對其他古裝劇也嚴格「審查」。這不,繼《我叫劉金鳳》後,吳磊、趙露思的新劇《星漢燦爛》還沒播出,就被指「倭風盛行」惹眾怒。
網友指出,在《星漢燦爛》官方放出的畫面中可以看到,劇中女演員所穿的漢服沒有問題,但是腰帶的系法卻和日式和服的腰帶結幾乎一模一樣。而且,不只是女主趙露思,女演員張月在劇中人物的腰帶結也是很日式。
更離譜的是,劇中男演員的腰帶結也是日式系法。事實上,日式和服的腰帶結,男士和女士的系法是不一樣的,而該劇的服裝造型師竟然準確又細心地區分了出來,如此注重細節問題,真不知道該誇他心細,還是心機了。
《星漢燦爛》被扒出「倭風盛行」後,劇方連夜將已放出來的物料中的腰帶結給P掉了,想必整部劇也會整改。一個又一個的「倭風」,好好的一部古裝劇被毀,眾多的中華文化不利用,卻偏要用日式,搞得不倫不類,不知道劇方是怎麼審查的,又是出於何種目的?
而關於劇集的「倭風盛行」一事,一些別有目的的網友往往都是以「日本服飾借鑑中國,沒必要那麼較真」來洗地,可事實上,日本的和服確實是從中國的服飾演變的,但他們早已改成了他們固有的特色。
我們有漢服,有唐裝,有各種服飾、建築等歷史悠久的文化,我們是正版,是祖宗,憑什麼要看那些改版過的不倫不類的服飾?
也別用什麼「不經意的失誤」來洗,這麼明顯的問題不是一句「失誤和抱歉」就能解釋過去的,從演員到導演、服化道,都難辭其咎。
遙想黃奕和聶遠演的《上錯花轎嫁對郎》,以及孫儷和蔣欣演的《甄嬛傳》為什麼這麼經典?跟創作者的走心是分不開的。
一部好的古裝劇,大到建築布景、服飾,小到髮型、裝飾妝容、飲食,一定是方方面面都琢磨透徹,才能呈現到觀眾眼前。
就比如《上錯花轎嫁對郎》,這部20多年前的作品,當初在拍攝時幾乎全部都是用的實景,亭臺水榭、假山池譚,實打實的江南園林景色。
而且在服化方面,是由楊樹雲帶領的87版《紅樓夢》團隊操刀,每一個演員,從服裝到妝容、配飾都極其精緻,相當貼合劇中角色的性格與氣質。
可是如今的一些古裝劇,除了上面說到的「以倭代華」,還有一些更是千篇一律的造型,以及「萬年不變」的妝容,和毫不敬業的摳圖,充斥著各種敷衍和文化的缺失。廉價風、倭風盛行,創作者不走心,亦或是別有用心,又怎麼能拍出好的作品?
已經說了很多遍了,中國不缺少影視行業創作者,缺少的是真正用心做事的人,觀眾想看的是精心打磨的優秀作品,而不是那些侮辱智商的所謂的「快餐文化」。
一部影視劇,哪怕是爛劇,也是整個劇組所有工作人員辛辛苦苦合作的結果,如果因為某個人的所謂「失誤」導致作品犯了眾怒,被抵制被舉報被下架,丟人的不僅僅是創作者,還有內娛的整個影視行業。
創作者自己都不重視自己的作品,我們作為觀眾又憑什麼要接受這種「文化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