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嗨翻端午(嗨端午)
2023-10-18 18:51:29 4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端午節安康
端午除了划龍舟,吃粽子
您知道還有什麼風俗嗎?
仲夏端午陽氣旺盛,天氣溼熱。
萬物至此皆盛,是驅病防疫的時節。
先人順應自然規律,這才有了端午掛艾草、佩香包、洗草藥水、拴五色絲線、採藥、制涼茶、飲蒲酒、飲雄黃酒、飲硃砂酒等風俗,以免去疾病,期盼多福安康。
濃濃端午情「洗河」求安康
在福建武夷山
一年一度的「端午洗河」如期而至。
九曲溪是武夷山最具代表性的風光,
在過去也是當地人重要的航運通道。
每到端午節,
當地都要舉行祭河的風俗,
俗稱「洗河」↓↓↓
人們將當地特色的竹排掛上彩旗、彩帶,仿佛一艘斑斕的龍舟。端午節正午時分,人們乘著竹排順流而下。沿途向九曲溪灑下大米、熟芝麻、鹽巴、茶葉稈等物品,口中說著吉祥的話語,祈禱一年風調雨順,平安健康。
濃濃端午情 巧手繡香包
在山西朔州
縫製苦豆香包也是當地迎端午一項特色風俗。
玲瓏奪目、香氣撲鼻的香包,
不僅可以驅蟲抑菌,
還可以作為服飾上的點綴↓↓↓
香包也叫香袋、香囊、荷包,採用彩色綢緞或布塊包上棉花,摻和各種中藥粉末,用五色絲線纏繞而成,再用彩綢扎繡而成,下邊還垂上紅、綠、青、藍、紫各種線穗,佩在胸前,玲瓏可愛。現在,香包不僅是一種文化傳承,也為更多女性提供著就業增收的渠道。
濃濃端午情 悠悠艾草香
又是一年端午節,又是一年艾草青。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艾草在我國古代就一直是藥用植物,
可以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溼……
現在不少地方將艾草做成產業,
小小的艾草正發揮著大大的作用↓↓↓
安徽省太和縣洪山鎮的範麗和鄧欣是中專同學,兩人從校服到婚紗,走過二十幾個春秋。現在他們承包了200多畝地,專門種植艾草。
範麗和鄧欣是太和縣第一家種艾草的,最開始並不順利,所有事情都要自己摸索著來。折騰一年下來,不僅沒賺到錢,還把本錢賠了進去。
夫妻倆沒有放棄,通過不斷「取經」,發現艾草加工的利潤很好。於是他們一邊堅持種艾草,一邊在政府的支持下,辦起村裡艾草加工的扶貧車間。
端午節到了,夫妻倆又開始忙碌起來。因為收益好,目前兩人已在全縣推廣種植艾草2000多畝,整個太和縣艾草種植已經初步形成了產業鏈。範麗夫婦家的200多畝地,一年光種植艾草就能帶動500多人在家門口就業,扶貧車間幫扶的12個貧困戶,一個人一年純收入就有18000元,全部實現脫貧。
範麗說:「這個以前在野地裡生長的艾草,現在是我們發家致富的小金草。」
把艾草掛門前
把五彩繩系手上
把香包佩腰間
端午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也傳遞著一份份溫暖的祝福
嗨,端午
願您安康 安康 安康!
監製丨王姍姍 張鷗 彭德全 張斌
製片人丨溫露 李昕
主編丨王宇 姚華
記者丨林舟 張騰飛 劉振
編輯丨謝琳 黃羽麒
鳴謝丨山西臺 朔州臺 武夷山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