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愛鶴失眾

2023-10-13 07:02:09

說的是很早很早之前的事了,那年間,咱們中華大院裡頭很不消停,雖說尚有個透風漏雨的花架子一樣的周王朝,可是天子家不爭氣,產的龍子龍孫成器的少,玩兒鬧多,結果是黃鼠狼下豆杵子——一窩不如一窩,傳不過三五代,國運江河日下,有點兒本事的主兒,拉幫人就敢搶地盤、圈地界,佔塊地兒就敢稱國,什麼侯國、公國、王國等等,頂得好端端一個炎宗黃祖開創的浩蕩神州是千瘡百孔、體無完膚,直鬧得春秋無序,戰國煙濃,民不聊生。能耐大的、成氣候的,自然要擴大疆域,吃掉小的、弱的,就同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漬泥一樣,攪了個昏天黑地,日月無光……

  就在這大小林立的眾多國家中,有一個叫衛的小國。別瞧這衛國國小,故事倒蠻多。衛國最初的君主是和周武王姬發一個娘肚子裡爬出來的親兄弟康叔。老姬家人可不含糊,早幾輩子就瞅準殷商的蔓蔓兒快拉秧了,趁勢忙不迭佔住渭水北邊的岐山,揭竿豎旗,招攬天下,到武王姬發時一舉滅商,建立了大周王朝。封爵分地時,康叔因與王室有著極親的血緣關係,得到了商紂都域朝歌及其四圍的大片沃野,並賜國號衛,被立為衛君,同時還兼著周朝司寇之職,參與王事並嚴治亡商遺民。毋庸諱言,人壽是有限的,衛國祖爺康叔再能劃拉,再能撐持,終歸是難免一死。他死,兒子繼;兒子死,孫子繼……家天下麼!所以,只要是這個窩裡蹦出來的崽,即便是呆傻痴苶,哪怕是個怪胎,也是有資格坐上君位。就這麼著,衛國一代代地弄出來不少的故事。只是這些故事大都不怎麼美好,多系家醜之類,什麼宮闈醜聞,君位之爭,父子、兄弟相殘……總之是磕磕絆絆地傳了十來代,就傳成了秋後的螞蚱——蹦躂不起來了。這個「螞蚱」名叫姬赤,古籍上還真有他這麼一號,史稱衛懿公,也就是咱這篇故事的A號人物。

  要我說衛懿公這主,雖說是個亡國之君,可蓋棺論定,衛國人卻給了他一個很不錯的諡號——懿。不信,您就翻翻《史記·史記正義·諡法解》一段,那上面說的是再明白不過了:「溫柔賢善曰懿。」句下又有仨小字標示:「性純淑」。您說這人的德行還賴嗎?多有「愛心」的一位君主呀!只是此君愛的不是人類!他愛的是禽鳥,而且愛的只是禽鳥中的一類——鶴!是個寵物愛好者,是愛鶴寵鶴沒了邊的鶴痴,堪稱養鶴、玩鶴的絕代宗師。

  說起衛懿公畸形獨特的愛好成因,似乎頗受其家族的薰染和基因遺傳的影響。衛懿公的祖考爺衛宣公姬晉最大的本事就是貪淫好色,不知羞恥。早在衛宣公做世子的時候,搞不清是他爹衛莊公的第幾號小妾了,只知道名頭很響,叫夷姜,是個十分動人的佳麗,把一個世子誘得吃不香,睡不穩,沒白沒黑地瞄著他爹的臥榻……常言道,不怕鬼叫門,就怕鬼惦記;他這一上心惦記,還真就把個小繼母夷姜惦記到了自己的熱被窩裡,很快珠胎暗結,私生一子,取名曰伋。您說衛莊公這個老王八窩脖不窩脖?衛莊公氣死了,衛宣公才得以上位,夷姜也自是扶了正,伋子亦得見天日,且因母貴被立為世子。至此一切都歸正常了吧?其實不然,伋子長到十五六,他爹衛宣公寶貝似的為世子忙不迭地張羅兒媳婦,很快就聘定了齊僖公的女兒齊姜。孰料,這齊姜天生麗質,實乃一絕色尤物,誘得衛宣公心癢難耐,沒著沒落的,竟不顧綱常倫理,以出使外交的名義支走兒子,硬是霸佔了兒媳婦,還恬不知恥地美其名曰「宣姜」。如此一來,這天大的國室家醜不光成為時人街談巷議的話把兒,而且也為我國不朽的《詩經》留下了一頁警醒世人的名篇《邶風·新臺》,讓後人聽到了一個悲劇女子憤怒的怨訴:「……燕婉之求,篴篨不鮮……」說白了就是:……年少英俊的如意郎君原是我求得的佳偶,而今陪伴我的卻是令我噁心的雞胸駝背形同癩蛤蟆的糟老頭……

  癩蛤蟆如願以償地吃上了天鵝肉,徐娘夷姜自然就成了處理品;尤其在宣姜生了壽和次子朔兩個兒子後,沒處打發的夷姜索性被扔進垃圾堆,任之自滅,其子伋子也大大掉了價;特別隨著壽、朔二子歲數漸長,伋子更成了衛宣公和宣薑母子眼前的一隻綠頭蒼蠅,怎麼瞧怎麼膈應,只恨一時找不著蒼蠅拍拍死他。再說已是少年的壽、朔,無疑是宣姜的指望和靠山。宣姜力逼宣公廢伋立壽。偏偏壽又和伋子友善,不僅不願奪兄長之位,還處處護著這位異母長兄。而朔,別看年幼,卻另藏一副奸詐險噁心腸:伋子他是必欲除之,而親兄壽,亦不可活!二人不滅,自家安能即位專權?為此,他陰招武士,私落亡命,攛掇宣姜,誘惑宣公,極言伋子恨父欺庶母,奪兒婦,喪盡天良……直氣得宣公七竅生煙,嚴命伋子速速離京,卻於半路伏兵密令殺之。朔見己謀得逞,暗派所養武士換下伏兵,只待伋子到來。不想,壽於母宣姜處得知內情,忙借送行餞別之機告知伋子,並將伋子灌醉,自己先行上路,急去阻止朔的行動;熟料,壽一進入埋伏地就被射殺了。伋子酒醒後,聞聽弟壽代己已行,唯恐不測,慌忙追去,自投羅網,成了朔的刀下鬼。就這樣,黃泉路上,一對冤魂兄弟倒做了伴兒……

  朔陰謀得逞,衛宣公卻日喪二子,連呼上當,悔恨不已,眼睜眼閉,都是夷姜、伋子和壽兒的冤魂鬼影,自此精神委頓,寢食難安,不久就窩囊死了。老東西一死,撿便宜的無疑是朔。他即位當上了衛惠公,卻無日不在仇殺和動亂中度過,根本無暇顧及治國理民之事,死後丟給兒子懿公的,只能是一個內憂外患、危機四伏、破敗不堪的衛國。

   衛懿公倒也想得開,整個一甩手掌柜。他心說,家底兒既然給爺、爹敗光了,咱又沒什麼回天的本事,乾脆破罐子破摔,反正蝨子多了不痒痒。治啥國?傷那腦細胞呢!就說船破了,船破還有幫,幫壞還有底,底爛還有釘吶!何況一國釘子,兌換成錢,盡俺一人造足夠了。衛懿公這麼一想,索性玩兒唄,他什麼都玩兒。但他最喜愛的就是玩兒鶴!他玩兒鶴,簡直玩兒出了圈兒。他養的鶴,何止百隻千隻?個個都是毛色潔淨豔麗,鳴聲清亮,舞姿婆娑,宮廷苑囿無處不見。就是這樣,衛懿公還不滿足,還下令要國內的臣民百姓竭力搜求進獻,凡是進獻的鶴可對他的心的,金錢美女、官位宅邸,那是得什麼賞什麼,簡直大方得沒了邊兒。後來他的鶴養得太多了,就越玩兒越不成體統,居然給鶴劃分等級,且按等級封官爵,加俸祿。上等鶴享受大官的俸錢,當然是吃得美,住得好;次點的官祿就差些,吃住也掉點兒檔次,等等,以此類推。更叫人哭笑不得的是,每當衛懿公出遊,總要叫群鶴分班像官員似的陪行,並用載乘士大夫以上官員的豪華馬車拉著它們在前面行進,號稱「鶴將軍」,比那些真人儀仗隊還威風尊貴。在衛懿公那裡,凡是養鶴的人都有豐厚的工錢,而且比朝中的官員都有保證。當然衛懿公玩兒鶴的巨大費用,都是向老百姓橫徵暴斂得來的,因此,短短三五年間,就榨得國民骨枯髓盡,到處可見賣兒賣女、家破人亡的悽慘景象。又過了幾年,北狄人看透了衛懿公這個荒唐的廢物,知道衛國是真的沒得救了,就一舉侵入衛國。衛懿公一下子慌了神兒,急忙命令臣民抵抗,可是人們都向山林荒野逃避去了,誰也沒有作戰的心氣兒。衛懿公好不容易抓了一些官員,想叫這些官員帶頭上陣;不想這些官員異口同聲地譏諷頂撞他,你用「鶴將軍」打仗就行了。結果北狄兵馬如入無人之境,滅了衛國。衛懿公也死在了亂刀之下。

  至於那些鶴,好在都有翅膀,一飛沖天,鳴聲悽清響亮,在瀰漫的烽煙中,也算是給寵愛過它們的主人招魂了……

同类文章

奇人王剃頭

 清朝末年,安州最大的袍哥組織當屬博雲堂,博雲堂的龍頭老大是名震江湖的飛刀尚義。   尚義據說原本是個武師,因為善使飛刀,被當時的川戲紅衣班聘請去,專門在連臺大戲《目蓮救母》中表演飛叉和飛刀絕技。尚義身懷絕技,哪裡肯與戲子為伍,暗地裡發誓,不管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出人頭地。   有一年,尚

順天府尹豔畫風波

 明武宗朱厚照是個貪玩的皇上,太監劉瑾便投其所好,想盡了辦法找出新鮮好玩的來吸引他,贏得了朱厚照的寵愛。劉瑾便藉機把持朝政,網羅黨羽,權勢燻天。但他心裡最明白,他這權力卻也是危如累卵,要是有哪個正直的大臣奏上他一本,再趕上皇帝不高興了,他就得玩完。所以,他就費盡心力,剪除異己。   順天府

善對的先生娘子

  從前有個年輕的鄉下女子,人長得很漂亮,又讀了很多書,能吟詩作對。    後來她嫁個丈夫姓馮,是個教書多年的先生。人們便稱她為先生娘子。馮先生秉性憨厚,為人正直,卻有點迂腐。他在刁姓蒙館教書,當地經常有些一知半解卻自以為很有才學的讀書人或落第秀才,來蒙館出難題考他,有時就是有意戲弄他,他

雪域奇緣

 傳說飛將軍李廣在守衛邊疆的軍旅生涯中,曾有過一段奇緣——   那天,李廣和手下騎馬狩獵,忽然看見一隻白狐狸在遼闊的雪域上奔跑,這隻狐狸太可愛了,渾身上下雪白雪白的,不見一根雜毛。李廣當即下令不準放箭……可就在眾人散開隊形,正準備圍過去的時候,突然有兩隻蒼鷹從空中俯衝下來,用鋼鉤似的利爪,

一幅壯錦

1.從前,在一座大山山腳下的茅屋裡,住著一位壯族老媽媽,她和自己的三個兒子一起生活。老媽媽的壯錦織得可好了,一家人全靠她織壯錦賣錢過活。   2.這一天,老媽媽在圩上賣完了壯錦,看到了一幅非常好看的畫。畫上面房屋高大、牛羊成群,還有花園、果園、池塘……老媽媽拿著畫愛不釋手,當即就買下了它。

狗吃屎的傳說

黃狗是書香子弟黃太直的書童,事事都替太直張羅,與太直感情深厚。太直得道成仙后,改號為太直真人,於天南山紫霞洞修煉,黃狗則隨主到紫霞洞陪侍左右。一日,真人在黃狗陪同下巡遊山中,見一男子對一女孩施暴,便喝住男子,男子大怒:「何方野人,敢管大仙閒事?」黃狗說:「光天化日之下,強暴民女,該當何罪?

奇緣

劉旺是山東人,從小隨父親學打鐵,十六歲開始接手父親的生意。看到兒子已經長大,劉老鐵匠對劉旺說,出去闖闖吧。聽了父親的話,劉旺就帶上打鐵的傢伙和幾個夥計到河北來了。當時河北北部還算太平,飽嘗戰爭之苦的人們需要休養生息,雖然大宋國已經將很多土地劃給了遼國。   劉旺在遼國打了三年的鐵,有一天,

胤嗣泉與張仙射天狗的傳說

濟南環城公園黑虎泉西側,有眼很不惹人注目的小泉子,叫胤嗣泉。清乾隆間管世銘的《城南諸泉記》中曾介紹道:「越南門橋而東,泉從石罅側出,碣曰『胤嗣泉』,然甚微。」   該泉為何稱為「胤嗣」?原來,建國前在該泉的上面曾有一小廟,廟中供奉的乃是身穿藍袍、五綹長鬚、挾弓持箭給人送子的張仙。該泉在張仙

話說端午「艾」和「粽」

 說的是很久以前,在下邳的西北方有座大山,山南有個依山傍水的村子,村子裡有三四十戶人家。   這天天剛蒙蒙亮,從村子裡走出個二十多歲、手裡提著個竹籃的姑娘。姑娘來到山下四處張望,看到懸崖峭壁上的青稞蒿子,急忙往山上爬。一連幾天,姑娘把這座大山找了個遍,也沒找到她想要的東西。到了第六天,姑娘

端午看望新嫁女

 在浙江富陽的石梯村,有個姑娘叫陳蘭花,不但長得像仙女一樣漂亮,還勤勞善良,鄉親們沒有一個不誇她的。   這年冬天,陳蘭花到山上砍柴。天寒地凍,山坡很滑,她一不小心跌倒了,滾下山去。再往下就是懸崖絕壁,跌落下去還不粉身碎骨。知道自己沒有救了,她絕望地閉上了眼睛。就在這緊要關頭,突然跑過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