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的激情燃燒——「海火」之謎
2023-10-13 11:39:49 3
1975年9月12日傍晚,江蘇省朗家沙一帶海面上發出微微的光亮,隨著波浪的起伏跳躍,像燃燒的火焰翻騰不息,一直到天亮才逐漸消失。第二天傍晚,亮光 再現,亮度更強。到第七天,海面上湧現出很多泡沫,當漁船駛過時,激起的水流明亮異常,水中還有閃閃發光的顆粒。幾小時以後,這裡發生了一次地震。這種海水發光現象被人們稱為「海火」。海火常常出現在地震或海嘯前後。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的前一天晚上,秦皇島、北戴河一帶的海面上也有這種發光現象。
1933年3月3日凌晨,日本三陸海嘯發生時,人們看到了更奇異的海火。波浪湧進時,浪頭底下出現三四個像草帽般的圓形發光物,橫排著前進,色澤青紫,光亮可以使人看到隨波逐流的破船碎塊。
海火是怎樣產生的呢?一般認為是水裡會發光的生物受到擾動而發光所致。如拉丁美洲大巴哈馬島的「火湖」,由於繁殖著大量會發光的甲藻,每當夜晚,便會 隨著船槳的擺動,激起萬點「火光」。現在已知會發光的生物種類還有許多細菌和放射性蟲、水螅、水母、鞭毛蟲,以及一些甲殼類、多毛類等小動物。因此人們推 測,當海水受到地震或海嘯的劇烈震蕩時,便會刺激這些生物,使其發出異常的光亮。
另一些研究者對此持有異議:在狂風大浪的夜晚,海水也同樣受到激烈的擾動,為什麼卻沒有刺激這些發光生物,使之產生海火?他們認為海火是一種與地面上的「地光」相類似的發光現象。
美國學者對圓柱形的花崗巖、玄武巖、煤、大理巖等多種巖石試樣進行破裂試驗。結果發現,當壓力足夠大時,這些試樣便會爆炸性地碎裂,並在幾毫秒內釋放 出一股電子流,激發周圍的氣體分子發出微弱的光亮。在實驗中,他們還注意到,如果把樣品放在水中,則碎裂時產生的電子流,也能使水面發出亮光。
不過,在海嘯發生時,不像地震那樣會發生大量的巖石爆裂(當然地震海嘯除外)。那麼,海火又是怎樣產生的呢?
一些人認為,海火作為一種複雜的自然現象,很可能有著多種的成因機制,生物發光和巖石爆裂發光只是其中的兩種可能機制,由不同機制產生的海火,有著什麼不同的特徵,目前尚是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