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后宮可以開光嗎(開光後的手串需要天天戴嗎)
2023-10-13 02:02:20 1
南沙天后宮寺廟可以進去拜了沒有?
看來你把佛教和道教搞混了。天后宮不是寺廟,而是道觀。祭祀的是號稱漁民的保護神的媽祖。歷代帝王都有恩賜林默娘為天后。她的手下有三十六婆姐,都是保佑婦女,兒童的當地的女性神話人物。
天后宮的盛景有哪些?
赤灣天后宮坐落在廣東深圳赤灣村旁的小南山下,始建於宋代。它原名為「赤灣天妃廟」,1684年更名為「赤灣天后宮」。
赤灣天后宮在鼎盛時建有山門、日月池、鐘鼓樓、前殿和正殿等數十處建築,是我國沿海地區最大的擁有99道門的天后宮。
赤灣天后宮的整體色調是天藍色,仿若海洋一般。在天后宮的院門圍牆上,有40餘通書法碑林,刻下了歷代名人書寫的與天后有關的墨寶,章法不一,風格各異,但是內容都是記錄這位華人聖母的傳奇故事和對赤灣天后宮讚譽。
赤灣天后宮大門的正前方,是一堵天后聖母照壁,照壁上刻著「中華海神,天后聖母」8個大字,與照壁前的天后像相映成輝。在天后聖母照壁對面是天后前殿。
赤灣天后宮前殿為天后宮重要建築之一。前殿面寬24米,高10餘米。正門臺基前面的浮雕紋樣石刻,相傳為宋代末年赤灣天妃廟原建築構件。
前殿的前正面有龍柱4根,用整塊青石精鏤而成,鬼斧神工,栩栩如生,是宮中最珍貴的文物。這4根龍柱每根高4米多,全部採用我國傳統石雕鏤刻而成,雙龍盤柱,態勢生動。
臺階兩旁設置海神天后的守護神獸圓雕石麒麟兩尊,寓意著天后宮的神聖與莊嚴。
赤灣天后宮正殿古典而巍峨,是按「官式做法、閩粵風格、海神特點」這3個原則修復的,是宮中最負盛名的殿宇,也是瞻拜朝聖者必到之處。
正殿的建築結構簡明、利落,色彩以大紅配搭黃色為主,光線十分明朗。在正殿塑有一尊天后神像,高6米多,面容慈祥秀美,像慈母一樣注視著來來往往的香客,因此被信徒們親切地稱為「最美媽祖娘娘」。
赤灣天后宮正殿的左邊是香雲閣,其中最吸引人的是那些吊滿一屋的塔香。這些塔香又稱好運塔,在香雲閣中,塔香林立,氤氳嫋嫋,使人們的身心都得到了平靜。
來香雲閣點燃一個塔香,祈福求安,表達人們希望媽祖能保佑他們一生如意吉祥的願望。來香雲閣點塔香已經是民間流傳已久的風俗了。
在正殿兩旁的門可以通往左右的偏堂。左偏堂為廟祝居住的地方,右偏堂為天后寢宮。以前,在寢宮內設「龍床」,據說撫摸該龍床可添丁發財,尤以天后誕之日摸之最靈。
每次有信眾來天后宮祭祀時,人們便會一擁而上,躺一躺龍床,撫摸一下龍床,祈求添丁發財,家業興旺。
1310年,明朝中使張源出使泰國,途遇狂風惡浪,危在旦夕。張源情急中大呼天后娘娘,幸得媽祖顯靈庇護,得以脫險完成使命。完成使命後,張源為了報答媽祖神恩,重修了天后宮。
從此,赤灣天后宮聲譽日隆,歷代官員感其護國護民大功,多次重修擴建不遺餘力。後來,鄭和奉明成祖朱棣之命,率領舟師遠下西洋,開創海上「絲綢之路」,赤灣天后宮為其重要一站。
在1403年,三寶太監鄭和率領舟師遠下西洋,其副使張源重修了天后宮。照壁左右兩邊的日月池和神泉井,還有掛滿許願布條的許願樹,都是由張源在重修天后宮的時候建成的。
日月池分別建在赤灣天后宮大門前照壁的兩旁。日為陽,月為陰,日月池相互對應象徵著陰陽和諧,冷熱有序和剛柔相濟,也喻示天后聖母的豐功偉績與天地共存,和日月同輝。
在月池旁還有一眼神泉井,天然純淨,味道甘美,相傳常飲此水烏髮養顏,永葆青春。
另外,日月池旁還有一口井叫「神泉井」,在閱臺前的叫「聖水井」。兩口古井是相互對應的,一圓一方,代表天圓地方。
在民間傳說,喝這兩口井裡的水,可以得到媽祖的保佑,益壽延年。
傳說有一年東莞東坑鎮瘟疫肆虐,求醫問藥也無濟於事,有人提議到赤灣天后宮祈求天后娘娘祛病消災。
他們祭拜天后娘娘後,既喝足聖井水又用竹筒和陶罐將井水帶回家中與患者共享,果真得到了醫治。
從此東莞信眾每次到赤灣天后宮來都要帶上大大小小的水桶,將水盛滿,然後全部集中到一起,大家在擺著幾十桶水的旁邊圍上一個大圈子,有巫婆帶動大家手舞足蹈,誦經祈福,左右轉動,巫婆不時在水的上方比劃著,表示給聖水開光。
赤灣天后宮內還有一棵榕樹,它的兩根連理枝盤根錯節古樸蒼勁,形似遊龍,冠碩葉密,被人稱為許願樹。
相傳該樹是鄭和副帥張源重修赤灣天后廟時親手所植,歷經數百年滄桑,雖然數次被毀,但是依然生生不息。
最長的一次,它枯死了60年,但後來卻又奇蹟般地在樹根處發出了兩根連理枝,從此人們更加相信這許願樹能達成人們的願望了。
於是,人們在盤根錯節的枝丫上掛滿了紅黃相間的布條,把自己的各種願望寫在這些布條上。希望許願樹能幫助自己實現願望。
1463年,兵部給事中王汝霖赴佔城前到此祈拜,果然一路順風,遂出資增建正殿三間。
1580年,廣州海舫同知周希尹,在平定倭寇的時候也得媽祖神佑,順利率軍平定老萬山的倭寇。戰後,周希尹為了報答天后,增建了寢殿三間、大堂三間、偏堂兩間和簷門兩座,並建亭圍牆,規模盛大。
1616年,當地的一位王姓知縣又修砌了日月池、石拱橋等,還加蓋了牌樓。
1656年,清朝守備張應科押運糧食赴海南,在途中經過了赤灣天后宮。他進去向天后祈禱,希望能夠一路順風順意、圓滿返回。
在順利完成使命後,張應科為赤灣天后宮一舉增建了房屋12間,還建設了鐘鼓樓臺。
天后宮鐘鼓樓在天后聖母照壁的對面。鼓為我國傳統打擊樂器,在遠古時期以陶為框,蒙以獸皮或蟒皮,也有以銅鑄成的。
赤灣天后宮的鐘樓和鼓樓均為兩層建築。鐘樓、鼓樓是我國古代特有的建築,所謂「晨鐘暮鼓」,在古代用以報時或在戰時用以報警。每當天后宮有重大典儀或節度時,便會鐘鼓齊鳴。
在明清時期,赤灣天后宮成為了朝廷官員出海使外官祭的三大天后宮之一,也是明清時期「新安八景」中的第一景。
青島民俗博物館天后宮的旅遊信息
與山門對應的是青島天后宮正殿,正殿內供奉天后————媽祖,這尊媽祖像是由整條樟木雕刻而成的,並且在媽祖故裡莆田開光分靈的,高2.8米,是目前世上最大的木雕神像之一。兩邊還雕塑有媽祖的護將「千裡眼」和「順風耳」。整個正殿內顯得莊嚴肅穆。正殿兩邊分別為財神殿和龍王殿,正殿兩邊廡房為民俗博物館,展出民俗文物100多件,是一集民間工藝的大全,是一中國民間文化的縮影,也是我國民俗藝術的寫照。
先有天后宮,後有青島市。青島市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后宮,始建於明代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是一處集天后文化、民俗文化於一體的著名人文景觀,也是青島前海風景線上一處極具民俗風格的古建築群。歷五百餘年風雨淘洗而倖存至今,彌足珍貴,堪稱青島歷史變遷的一個生動縮影。
1996年,遵照文物「修舊如初」的原則,青島市撥巨款將其重新修復,並闢為青島市民俗博物館。現有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前後兩進院落,殿宇十六棟,分別為天后聖母殿、龍王殿、督財府、六十甲子殿,供奉天后、龍王、文武財神、六十甲子星宿神等諸神像。其餘殿房由民俗博物館舉辦天后文化,民間工藝品和民風民俗各項展覽,常年對外開放,接待中外賓客。
這裡是青島市區一處著名的文化旅遊景觀,也是研究青島民風民俗的重要基地。
天后宮在哪裡?
東北角 右轉!!
如何盤玩天然天珠?天然天珠的價值?
天珠具有天然宇宙強烈的磁場能量,其中鐿元素的磁場更是相當強烈,是水晶的30倍,且全世界目前只有西藏的千年至純天珠有這種特殊元素的磁場。在佩戴天珠的時候,我們要知道如何保養天珠,能更好的保養天珠,才能更好的發揮天珠的作用和功能。——《引自百度》
天然天珠在市場上具有極其高的價值,並且也有著許多的忠實粉絲,也是身份和地位的一種象徵。並且天然天珠因為是人們的日常佩戴品,也經常會隨身攜帶並且接觸到各種東西,有時因為人的體溫會得到磁場的相互感應。一旦天然天珠上面蒙上了汙漬或者是油垢,可以先用天然的檀香油將上面的汙漬給擦拭乾淨,之後再用搓澡巾來將表面的油漬給擦乾,這也算是拋光。
因為天然天珠經常被人隨身攜帶,所以也會接觸到各類的事和人也會沾染上一些不太好的東西,所以要每隔一段時間進行殘香薰陶來進化掉其中的負面能量。要是有條件的話,最好還是去寺廟裡面請得道高僧來開光加持來保持天然天珠的靈性。
並且因為天然天珠的自身性質,所以在洗澡的時候切勿佩戴,而且這是個人專屬物品,也不要讓他人去觸摸天珠,也切記不要在太陽下暴曬。如果所收藏的天然天珠數量較多,那麼也應該要找一個專門的地方來放置觀賞,經常用手去觸碰,才能增加天然天珠的溫潤和光澤度。
戴九眼天珠有什麼注意事項嗎
沒什麼吧。。天珠是西藏那種嗎?我在西藏買的,售貨員說是可以防輻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