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地級市名字(河北各地級市名稱的由來)
2023-10-21 15:13:57 4
河北位於中國的東部,地處華北平原,春秋戰國時期分屬於燕國和趙國,因此素有「燕趙大地」的美稱。河北,因在黃河之北而得名。唐朝在此設河北道,為河北得名的開始;宋設河北路西;元設中書省;明為北直隸;清改直隸省;1929年民國又改回河北省,一直沿用至今,可以說河北充滿了厚重的歷史氣息。其實河北所屬的十一個地區的名字哪個都是非常有歷史底蘊的。
邢臺。也叫臥牛城,唯一能和邯鄲叫板的城市,3500年前,曾是商朝的都城。公元前11世紀,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姬苴為邢侯,建立邢侯國,因此得名。戰國時期,此地又為襄國國都,所以邢臺有「邢襄大地」之稱。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宋朝設邢臺縣,以邢侯在此建臺而得名。
滄州。北魏熙平二年(公元517年)置滄州,以「鎮遏海曲」,取滄海為名,雖然滄州歷史很悠久,但境內的南皮歷史比它還早,境內的河間府當年比它名氣還大。
衡水。初為河流名,始見於北魏文成帝拓跋浚的《南巡碑》,隋開皇十六年(596)置衡水縣,取「漳水橫流」之意。
唐山。源於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率軍徵伐高麗,唐軍曾在當地駐紮,因此得名唐山,說起來也有1300多年的歷史了。
保定。在古代保定府可是大名鼎鼎。宋代曾在此設「保塞軍」,984年升為「保州」,後為金國所佔。蒙古滅金時期,蒙古人焚毀此城,1227年降將張柔重建城池。1275年元朝皇帝取「保衛大都,安定天下」之意設「保定路」,保定以此得名。
廊坊,從一所朱門高宅演變而來的地名。宋代兵部侍郎呂琦曾在當地蓋了一所大宅院,因房屋高大,且房子主人為侍郎,所以當地百姓就稱呼為「侍郎房」,久而久之就變成了郎房,又慢慢變成了廊房,再後來為了書寫方便就變成了廊坊。呂侍郎肯定沒有想過,自己就蓋了一座房子,居然蓋出了一座城。
張家口。 大明宣德四年(1429年),為防禦蒙古人的襲擾,萬全右衛指揮使張文在太平山附近營建城堡,名張家堡。嘉靖八年(1529年)守備張珍在北城牆開一小門,曰「小北門」,因門小如口,又由張珍開築,所以稱「張家口」,遂得名。也有一說為當地原有一村落,名為張家口,因此而得名。
秦皇島,因島而得名。話說當年秦始皇東巡到此,發現一入海小半島,
遂駐蹕於此,派人入海求仙,此島遂得名秦皇島。不過秦皇島這個名字最早記載卻是在明朝嘉靖年間,不過怎麼說也是和秦始皇掛上鉤的一個城市,歷史色彩也是頗為濃重。
承德。康熙取的名字,意為「承天之德」,取承受先祖德澤之意。別看承德名氣不大,但別小看承德, 當年可是熱河的省會。
石家莊。石家莊雖然貴為省會,但卻是十一個地級城市中最年輕的,一直以來都是作為千年古城正定的小弟,到清代的時候還只是個小村莊。清末因為修鐵路將車站挪了那麼幾公裡結果就從古城正定轉移到石家莊村,石家莊就那麼幸運的被火車拉來,成為交通樞紐、工業重鎮,從此迅速崛起,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就壓了保定一頭,成為河北省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