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的由來(春分的由來是什麼)
2023-10-12 15:20:35 1
春分的由來?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四個節氣「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的「分」字標示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曆書中說「鬥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傳統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春分的由來?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春分的由來
春分,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四個節氣。「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的「分」字標示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曆書中說「鬥指壬為春分,約行周天,南北兩半球晝夜均分,又當春之半,故名為春分。」春分的意義,一是指一天時間白天黑夜平分,各為12小時;二是傳統以立春至立夏為春季,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平分了春季。
廿四節氣是我國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是幹支歷中表示自然節律變化以及確立十二月建的特定節令。古時我國依據陰陽消長劃分四季,以廿四節氣「四立」作為四季的起始,「二分二至」四個節氣分別處在四個季節的中間。如春季以立春(鬥指東北,後天八卦艮位)為始點,春分(鬥指東)為中點,立夏(鬥指東南)為終點。古時國外只有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二分二至)四個節氣,依據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劃分四季,以「二分二至」作為四季的起始。如春季以春分為起始點,以夏至為終止點。西方國家所處的緯度較高,離黃赤相交角較遠,以「二分二至」作為四季的起始點比「四立」更能實際反映西方當地的氣候。國外這種以「二分二至」劃分的四季比我國傳統「四立」劃分的四季分別遲了一個半月。
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二分二至」),是反映太陽直射點回歸運動的四個節氣。每年太陽直射點在南回歸線與北回歸線之間作回歸運動。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時為冬至,太陽直射在赤道並向北回歸線移動時為春分,太陽直射北回歸線時為夏至,太陽直射赤道並向南回歸線移動時為秋分。春分通常特指太陽視黃經位於0°的時刻,在每年公曆約為3月19日~22日期間。在時間段上也指太陽位於黃經0°和15°之間的位置,即從春分日起至清明日前的時段,公曆則大約是3月20日至4月5日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