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須拍馬是誰說的(溜須拍馬)
2023-10-12 02:51:06 6
「溜須拍馬」這個詞是用來形容對他人阿諛逢迎,對他人不切實際甚至虛妄地誇大、「讚揚」,以博取對方好感。很明顯,這是一個貶義詞。其實,這個詞原是由意思相同的兩個詞所構成——「溜須」與「拍馬」。
「溜須」與「拍馬」二詞,一個出現於中國中原地區,一個出現於中國北方遊牧地區,由於「志同道合」,所以「和親」,組成了「一個家庭」。
溜須
「溜須」源於古代中原。宋朝寇準有一門生叫丁謂。一次二人共同進餐,寇準的鬍鬚上不小心沾上一個飯粒,丁謂瞧見忙上前將其從寇準的鬍鬚上小心順下並將老師的鬍鬚梳理整齊,極盡奴媚之像,旁人看了大打噴嚏,後來稱丁謂這種行為是「溜須」。
《宋史》中另一種說法:丁謂在宋真宗時即在中央政府的監察、財政部門擔任領導職務,他夥同王欽若大營道觀,屢上祥異,以迎合帝意,不久升任參知政事,即副宰相。時宰相是寇準,丁謂對之畢恭畢敬,唯寇準之言是聽。 某日,中央政府開辦公會議,宰相、副宰相等在一起用工作餐,湯汙寇準的鬍鬚,丁謂起而為之揩拂,即溜其須,寇準笑曰:「參政,國之大臣,乃為長官拂須耶?」說得丁謂既羞又惱,從此對寇準懷恨在心,這大概就是「溜須」的由來。
拍馬
至於「馬」不是用來吹的,是用來「拍」的--「拍馬」 。該詞源於我國北方養馬的遊牧地區。
蒙古是馬上得天下的民族,所以元朝的官員大多是武將出身,下級對上司最好的讚美,就是誇他的馬好。一方面是蒙古人對馬鍾愛有加,另一方面馬也是他權力、身份、地位的象徵,因此誇他的馬就等於是誇他。
下級見到了上司,往往要對上司的馬誇讚幾句,一邊拍著上司的馬背一邊用盡天下最美的詞誇讚這匹馬,什麼「膘肥體壯」,什麼「鬃長毛亮」,什麼「追風趕月」,什麼「踏雪無痕」……總之是要把上司的馬誇成是寶馬良駒。後來,人們就把對上司的奉承稱為「拍馬」。這是因為誇讚的話是不一樣的,而拍馬的動作是一樣的。
很少騎馬的漢人,用自由的想像把「拍馬」逐漸演繹成了「拍馬屁」,就足見是外行了,既不符合邏輯也沒有事實依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