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聽生活語錄短句(十年成長話氣象)
2023-10-12 11:10:50 2
作為基層一名小小的業務員,作為氣象事業改革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也許我沒有辦法描述改革變化的宏偉藍圖,但願我可以擷取浪花上的一滴露珠,記錄和讚美它的晶瑩與美麗。
《十年成長話氣象》
文章作者:衛晉芳
01
前一陣子收拾辦公桌的抽屜,發現了一副老花鏡,一個硬夾板,它們靜靜地躺在抽屜的角落裡,布滿了灰塵。
不禁想起了十多年前,我還是一名氣象新人,我的師父就是那樣,戴著老花鏡,伏案一筆一划,專心抄錄著報表。多少個日日夜夜,風裡來雨裡去,硬夾板上夾著觀測簿,被師父摟在懷裡,穿梭往來於觀測場和值班室。
記得有次下午兩點觀測,下起了傾盆大雨,師父打著傘,用傘護著自記紙,頂著雨跑了出去。一回到值班室,師父小心翼翼地從懷裡抽出換下來的自記紙,仔細地查看了一下,確認沒有淋溼後,才放心地舒了口氣,渾然不覺後背已被大雨淋透。
後來師父退休了,我們年輕一代的觀測員繼承了師父們的衣缽,伴隨著太陽東升西落,星霞滿天,日復一日觀測、記錄、傳輸著氣象數據。
02
記得我懷孕那年,肚子大到彎不下腰,最難的是觀測地溫的時候,只能手扶著地,慢慢地單膝跪在踏板上,再跪下另一條腿,慢慢伏低身子,查看地溫表上的讀數,再一個一個記錄到觀測簿上。
十多年來,氣象觀測員的畫風已然發生了變化,以前是手持觀測簿,站在百葉箱前,記錄著氣象數據。而今卻是坐在電腦前,查看分析氣象數據;用氣象數據和上級指導產品製作服務材料,為政府決策、農業生產以及各類用戶提供及時準確的預報服務。或者是驅車前往各個區域站點,手拿螺絲刀,小毛刷等維修維護氣象觀測儀器。
03 隨著畫風的轉變,值班員的夢境也悄然發生了變化。
以前聊起做夢,大家常常會說,我夢見到點觀測找不見觀測簿了,要不就是地溫表被人拿走了;還有說,夢見忘發報了,甚至還有說夢見溫度表感冒了,自記紙肚子疼了等等。
我印象深刻的是,預報晚上要起霧了,緊張地不敢睡覺,只怕錯過了第一時間發重要報,等著等著迷迷糊糊睡著了,夢見一片茫茫的大霧,值班室都隱沒在大霧中。我摸索著起來,摸著桌子摸到電腦跟前,想發重要報又找不到滑鼠,一下子驚醒了,趕快跑出去看看1000米的目標物有沒有達到發重要報的標準。發了1000米,還要等看會不會更濃到500米、50米。直到塵埃落定,所有該發的發了,或者是霧散了,懸著的心才能稍微安穩下來。
現在觀測業務自動化了,視程障礙的重要報也不需要人盯著發了,那些觀測簿啦、溫度表、自記紙什麼的也漸漸淡出了夢境。
04
畫風雖然發生了變化,但氣象人敬業奉獻、嚴謹求真的精神沒有改變。
上班十餘年,眼見著氣象事業闊步前進。
以前打車的時候,計程車司機都不知道有氣象局。這些年,氣象預報和服務已經深入人心:政府舉辦旅遊文化月,氣象服務為其提供決策參考;種植大戶施肥打藥,先打開手機APP看一下最新天氣預報;黃金周去哪裡玩先看天氣。氣象已經融入社會經濟和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今再坐計程車,司機師傅會開心地說:「天氣預報確實越來越準了,我每次出遠門都得先看天氣預報。」
回想這十餘載,氣象人新老交替,氣象事業日新月異。作為基層一名小小的業務員,作為氣象事業改革的親歷者和見證者,也許我沒有辦法描述改革變化的宏偉藍圖,但願我可以擷取浪花上的一滴露珠,記錄和讚美它的晶瑩與美麗。
—END—
作者:衛晉芳
高級工程師,
2007年參加氣象工作,
一直從事基層綜合氣象業務,
2017年任曲沃氣象臺臺長。
(文章經授權發布,轉載請聯繫作者)
本期主播|沈芃芃
中國氣象局官方微信夜讀欄目十佳優秀主播
浙江省氣象局科普講解優秀獎
背景音樂:
《 明日晴れるかな(Piano & Strings Version)》-吉川慶
《Penn ar Roc'h》- Yann Tiersen
中國氣象報社 出品
策劃:葉海英 劉淑喬
文章作者:衛晉芳
本期主播:沈芃芃
音頻製作:張娟
微信編輯:張娟
投稿諮詢QQ:949385291(葉老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