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編號是什麼(為啥要給它編號)
2023-10-06 15:16:07
洪水編號是什麼?入汛以來,黃河、太湖、長江先後發生編號洪水,水利部多次啟動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響應那麼到底什麼是「編號洪水」?,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於洪水編號是什麼?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洪水編號是什麼
入汛以來,黃河、太湖、長江先後發生編號洪水,水利部多次啟動水旱災害防禦應急響應。那麼到底什麼是「編號洪水」?
有助於提高防範風險意識
「出現編號洪水,就意味著江河的關鍵站點水位達到警戒水位或其他特定值,堤防有發生險情的可能,需要加強巡堤查險,做好洪水防禦相關工作。」水利部防洪抗旱減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昆說。
如何對洪水編號?洪水編號由江河(湖泊)名稱、發生洪水年份和洪水序號三部分順序組成。例如,7月2日,三峽水庫10時入庫流量達到50000立方米每秒,此次洪水是長江2020年第一次達到編號標準的洪水,於是被編號為「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
視具體情況有不同編號標準
針對近年來各流域洪水情勢發生的變化,2019年4月,水利部發布了修訂後的《全國主要江河洪水編號規定》(以下簡稱《規定》)。
「依據《規定》,全國大江大河大湖以及跨省獨流入海的主要江河水位(流量)達到的警戒水位(流量),以及在沒有該指標情況下出現2~5年一遇洪水量級或影響當地防洪安全的水位(流量),均可定義為洪水編號標準。」 楊昆指出。
隨著水位逐步升高,河流、湖泊堤防可能發生險情,需加強防守的水位被稱為警戒水位。以長江洪水編號為例,《規定》明確編號範圍為長江幹流寸灘至大通江段。當長江洪水滿足下列條件之一時,需進行洪水編號:上遊寸灘水文站流量或三峽水庫入庫流量達到50000立方米每秒;中遊蓮花塘水位站水位達到警戒水位(32.50米,凍結吳淞高程)或漢口水文站水位達到警戒水位(27.30米,凍結吳淞高程);下遊九江水文站水位達到警戒水位(20.00米,凍結吳淞高程)或大通水文站水位達到警戒水位(14.40米,凍結吳淞高程)。
一旦長江出現複式洪水,當洪水再次達到編號標準且時間間隔達到48小時,需另行編號。複式洪水主要指較為罕見的洪水「疊加」現象,多由上遊降雨間隔較短導致,如1998年汛期,長江上遊先後出現8次洪峰並與中下遊洪水遭遇,形成了全流域型大洪水。據《科技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