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春聯集錦(千古第一春聯)
2023-10-07 22:31:27 4
本人沒有讀過多少書,在我看來,明朝嶺南才子林大欽作的「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對子,至今無人能出其右。
林大欽,明代潮州府海陽縣東莆都仙都村(現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金石鎮仙都村)人。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林大欽高中嘉靖壬辰科狀元,授翰林院修撰。林大欽以不足21周歲的年齡折桂,在中國歷史上極其罕見,是潮汕本土培養出來的唯一一位文狀元。
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林大欽因母親不適應京城氣候,又深感宦海叵測,且為內閣副輔嚴嵩等嫉忌排擠,遂告假奉母回鄉侍養。回家鄉潮州府後,朝廷雖然多次召喚,但林大欽皆「屢趣不起」,「屢促不就」。
也就是說,林大欽20歲上中狀元,23歲辭官回鄉,放到現在中超賽場上,U23正是黃金年齡,可以「強制」上場。除了林母的原因,另外一個主要的原因是當時朝廷由嚴嵩等人把持,林大欽不願意同流合汙,所以有了「屢趣不起」,「屢促不就」。
回家之後,致力於王陽明的「心學」,繼續講學、鑽研學問。《華巖講旨》就是他講學時的文稿。當代人整理的他的資料,有《林大欽集》出版。
潮州流傳著很多關於他的傳說。潮汕有個習俗,兒童每到十五歲,就得履行「出花園」手續,按例就要「咬雞頭、穿紅屐」,相傳這個例俗是仿照當年林大欽少年時期的做法而一直繼承下來的。最精彩的莫過於他戲弄村姑反被羞辱的故事。相傳,有一次獨自一人外出閒遊,不覺來到一個鄉村,看見有一個年輕貌美的村姑正在河邊洗衣服,褲腿卷得高高的,露出一雙雪白光滑的大腿,幾點水珠綴在腿上面,更顯得美麗迷人。林大欽一見頓覺魂消魄散,心血來潮,遂情不自禁地吟道:「一雙玉箸插銀河,紅裙綠襦映碧波;狀元夫人你不做,豈欲嫁給種田哥?」然而那村姑也非等閒之輩,毫不客氣來個「回禮」:「狀元頭上戴烏紗,十年八載難回家;雖然嫁給農夫婿,日間種田夜回家。」林大欽被她這麼一頂,甚感不光彩,但為了顯示他「狀元爺」的威嚴,又硬著頭皮念道:「我家住在潮州城,刀劍斧頭隨我行;敢取千年老松柏,何況一個婦人家!」那村姑見林大欽越來越不象話,氣得圓睜杏眼,橫豎柳眉回擊道:「我家就在這河邊,內有火爐共鐵鉗,任你刀槍有多硬,拋進爐中軟如綿!」這個故事十之八九是後人編造出來的,就算林大欽有戲弄村姑的事情,但是這樣的村姑恐怕是不會有的。
和「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能夠相比較的也就只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和「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了。至於王勃的「物華天寶,地靈人傑」,可以和林大欽的作品做個搭配,糊在門板上。「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其境界顯然比林大欽的差了一大截,「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又只能是用於做生意的人家。
1545年林大欽葬母於桑浦山之麓,在歸途中病卒,年僅三十四歲,放在現在,正是提幹的最好年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