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與夢想的徵文
2023-10-26 05:51:52 3
例文1
相信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顆夢的種子,這顆種子需要我們不斷地努力,才能不斷地成長。有夢想的人,生活會很充實,眼睛會有耀眼的光芒,而那光芒就是希望。我們要有足夠的勇氣,才能朝夢想起飛。
夢想,總是會有一次次的失敗;夢想,總是會遇上種種考驗。但是,在追尋夢的過程中,就會發現到失敗是為了走向成功而來臨的,通過失敗,就會發現自己離成功越近。在追尋夢的過程中,我們要有足夠的自信,帶著有重量的夢想起飛;我們也必須忍受著離地的害怕與恐懼,也要有心理準備承受失敗的傷痛。在失敗的過程中,必須要知道:成功是偶然,而失敗是必然。
所以,光有夢想還是不行的,我們需要為自己的夢想付出實際行動。而這些實際行動或許不能再一塵不變的默守陳規,應該順應時代的發展有所創新。創新與挑戰更是密不可分的好夥伴。好比大家都知道的袁隆平爺爺,多虧了他的奇思妙想,所以我們避免了被餓死的可能,這期間,袁隆平爺爺克服了多少困難,但是他都堅持了下來,用他的創新精神為人類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小時候,相信大家都有想要探索月球、外太空,當航空員的夢想,然後最後朝著這個夢想努力堅持下去的人又有幾個呢。正是那些為了夢想而不斷的實驗,創新,在一次次的失敗當中反覆實踐的科學家們,最後才將夢想變成了現實。
如果沒有愛迪生的大膽發明,也許今天就不會有電燈。如果沒有設計師們在此基礎上的不斷改革創新,又怎麼會有這麼多色彩各異,集實用與裝飾於一體的各式各樣的電燈呢?
縱古觀今,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不正是由於這些有夢想但並不空想,用自己的雙手以及智慧不斷創新改革的人們一步一步拼出來的嗎?夢想是生活的延伸和拓展,是人類進步的動力,是創造的源泉。讓我們一起響應習總理的號召,擁抱夢想,生命不息,夢想不滅,努力創新!
例文2
最近,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中國夢」,我們要敢於創新,多問幾個為什麼,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其實在中國夢的道路上是沒有先例的,沒有任何規律,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將它實現。不要為過去的不快而迷失了自我。
就比如說,你打翻了一杯牛奶,你別為打翻牛奶而哭泣,也就是說我們做人不要被過去的過錯所消沉和哀愁,只要抓住了更好的機會,再次去努力,將他做好,彌補過錯,這就應了大哲學家蕭伯納說的「為什麼要做這個事,為什麼不做這件事?」假如你放棄了未來的機會,卻一直責備自己,自卑,那你就不可能成功!因為你放棄了以後的機會,而去為短暫的過錯所煩惱,真是應了韓信的那句話:「小不忍則亂大謀。」
創新與挑戰也是同樣不可缺少的,學會創新,也是一項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像袁隆平爺爺如果不是他的奇思妙想,我們可能人類早就沒有多少口糧了,如果不是他的創新,我們可能已經忍受著隨時被餓死的機會,但袁隆平爺爺又面臨了多少困難,多少崎嶇不平的道路,可袁隆平爺爺堅持下來了。
中國夢,不就是要實現人民的夢嗎?只有人民的夢實現了,中國夢也自然實現了,我們要放飛理想,讓他為我們插上隱形的翅膀,飛向那美麗的夢想深處。只要有夢想,你還有什麼好害怕的,困難是嗎?我們要學老鷹那樣去搏擊長空,挑戰自己的紀錄。不要像在那些籠子裡面什麼珍貴物種,其實他們永遠是井底之蛙,不可能知道外面的世界多麼奇妙。成語「鵬程萬裡」不就是講的這個道理嗎?
放棄應該放棄的,別努力了很久之後,一下又放棄了,那裡的心血就白費了,你還不如去搏一下,萬一勝利了,比你中途放棄要好得多。當然,你也別去夢想那些不實際的,比如什麼針灸人類世界那些,一切皆是空談,我們是中國人,中國人在《聊齋志異》裡面是龍與中國人的混血中,我們有著龍一樣的魂,我們要為自己的國家出一大份力。
把握好未來的機會,總結以前的教訓,放飛夢想,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在中國夢面前人人平等,學會自己創新,這才是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