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一般是陽曆幾月幾日(為何清明按陽曆算)
2023-10-12 21:29:17 3
清明一般是陽曆幾月幾日?2021年4月4日,周日,清明提到清明,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重大的祭祀節日,實際上,清明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於清明一般是陽曆幾月幾日?以下內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清明一般是陽曆幾月幾日
2021年4月4日,周日,清明。
提到清明,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重大的祭祀節日,實際上,清明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
「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到了清明時節,雨水增多,萬物都被滋潤得晶瑩乾淨。因此,除了掃墓祭祀的莊嚴肅穆,清明也有踏青郊遊的言笑晏晏。
今年的清明是在4月4日,細心的你可能會發現,清明並不是固定在4月4日,有些年份則是4月5日。比如,但2019年和2018年的清明就是在4月5日。
那麼,問題來了,清明作為一個傳統節日,為何跟陽曆對應起來呢?為何不像春節、中秋節那樣固定一個農曆日期?
首先,要明確一下,二十四節氣本質上是陽曆,而非大家印象中的陰曆。
陰曆就是「月亮歷」,是依據月亮的變化來修訂的曆法。月亮每經歷一次從圓到缺的循環,就是一個月。這個周期大致是29天12小時44分4秒左右,因此大月30,小月29天,真正的陰曆一年只有354天,比陽曆少11天。
陽曆就是「太陽曆」,是依據太陽的變化來修訂的曆法,以地球繞太陽一圈為一年。這一周一共是365天5小時48分46秒,為方便以365天做為一年。
聰明的古人慢慢發現,雖然月亮的陰晴圓缺更加直觀,但每12次月亮的圓缺周期後,就會比太陽的一個周期差出一段時間來。日積月累,差距越來越大,這可怎麼指導農業生產呀?於是,就在陰曆的基礎上補充了陽曆,所以農曆並不等同於陰曆,它兼顧了太陽和月亮的雙重變化,屬於「陰陽合曆」。
24節氣就是依據太陽的變化而建立,自清代開始,定以春分點為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定為一個節氣,24個節氣正好360度。二十四節氣因而為24個特定的時刻,而非特定的24天,這個特定的時刻可以精確到某天某時某秒,比如今年清明在2021年4月4日21點34分58秒。
由於一年的長度是用太陽的運行定出,二十四節氣也是用太陽的視位置定出,基本上,每一節氣在每年中的日期變動不大。
明白了二十四節氣本質上是陽曆後,可能很多人還是疑惑:為何節氣的時間也「前後跑」呢?比如,清明有時4月4日,有時4月5日?
實際上,清明還有可能落在4月6日。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史志成解釋說,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稱為「回歸年」。一個回歸年實際長度為365.2422天,曆法上的一年長度則為365天,因此每年會多出0.2422天(相當於5.8小時),節氣的特定時刻也會每年「順延」0.2422天;如此一來,累積4年後幾近一天,為修正它,公曆曆法中有「閏年」制度,每4年會多出2月29日一天。
史志成表示,節氣時刻的順延,有時會使得某節氣的時刻越過午夜至隔日;多了一天的閏年也會使得節氣時間發生改變。當然,不管如何變動,節氣的日期差異只會在3天內。
所以,清明一般在4月4日到6日之間變動,並不固定在某一天,但以5日最常見。值得注意的是,本世紀沒有清明節落在4月6日的時候。
說了這麼多,你對清明有更深的了解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