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吃4大傳統美食 養生小知識
2023-10-27 23:48:47 1
節氣在古代,對於農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指導農事,預判天氣。但是你們知道嗎,有很多節氣過後也是有一些美食,是根據節氣變化來定的。而且中國人對於吃也是非常講究的,飲食方面人們也喜歡研究。那麼大雪節氣吃4大傳統美食是什麼呢,來看看吧。
大雪節氣吃4大傳統美食
1、羊肉
吃羊肉,驅寒滋補,益氣補虛,促進血液循環,增強禦寒能力。羊肉還可以增加消化酶,幫助消化。專家建議,冬天食用羊肉進補,可以和山藥、枸杞等「混搭」,營養更豐富。
2、紅黏粥
粥可以和胃補脾,潤養肺燥,是養生的絕佳選擇。小米粥有滋陰養血,和胃安眠等功效,而紅薯也素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使人「長壽少疾」。
3、狗肉
俗話說「掛羊頭賣狗肉」,其實溫州人一直有「冬令香肉暖胃」之說,這香肉即是狗肉。寒冬時節是食狗肉進補的最佳時刻,《大明本草》上就有「黃狗大補益人,餘色微補」記載。
據說,身體虛弱而溺床的小孩,吃一兩回狗肉就能夠見愈。過去,溫州不少人家將狗肉作為產婦補體的佳品相互贈送。
4、兌糖兒
每當「大雪」節氣前後,溫州街頭就會出現一種「兌糖兒」的場面。各地飴糖作坊將製成的整版飴糖提供給專門挑擔走街串巷的小商販,俗稱「糖兒客」。
「糖兒客」一邊敲打糖刀,一邊吆喝賣糖。小孩常常被吸引,家長便將家裡的銅質廢品、銅錢銅板之類物件拿來跟「糖兒客」兌換飴糖。由於冬季食飴糖有滋補身體的好處,所以如今這「兌糖兒」也發展為一種商業經營方式。
養生小知識
注意保暖
特別是現在基本家家戶戶都有暖氣,從而室內外的溫差也會很大,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保暖。
「頭為諸陽之會」,頭部可以說是我們陽氣匯聚的地方,是最不能夠受寒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注意頭部的保暖,外出要帶好帽子、圍上圍巾,注意好保暖。
此外,腳部的保暖也很重要,俗話說「寒從腳下起」,腳離心是最遠的,血液的供應比較慢,保暖性較差,所以平時要注意對腳的保暖,每天可以堅持運動,活動雙腳;晚上泡泡腳,按摩一下腳底的穴位;鞋襪要穿棉的,不要再穿單薄的襪子和鞋子。
描寫大雪的詩歌
【大雪過花子峰下有懷仲退南翁兼簡志上人】
宋-黎廷瑞
詩人得意吐還休,長要胸中此境留。
千載風流今始解,剡溪夜半有行舟。
關鍵詞: 大雪 節氣 傳統 美食 養生 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