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養雛鵝成活率才高(雛鵝難養嗎)
2023-09-24 03:15:45 2
鵝在秋天是最好養它的季節,想要養好鵝需要注意以下的七個細節。
一、精選雛鵝
應選擇體型大、生長快、耐粗飼、抗病力強的品種鵝或雜交鵝。要求雛鵝健壯活潑、反應靈敏,卵黃收縮良好,毛幹後能站穩,叫聲有力,用手握住其頸部提起時,雙腳能夠迅速收縮。對腹大、歪頭以及卵黃收縮不好的弱雛要堅決淘汰。
二、溫室育雛
剛出殼的雛鵝要進行溫室飼養。育雛溫度為1~5日齡28℃~30℃,6~15日齡25℃~28℃,16日齡後可控制在18℃~20℃,相對溼度以控制在50%~65%為宜。飼養密度為每平方米8~12隻,溫室可用空閒房屋,塑料棚育雛更好。
三、科學飼養
1、啟餵開食雛鵝出殼24小時後,進行飲水開食。可以在水裡加入速補和開口樂預防沙門氏菌和提高免疫力,先調教飲水,隨後餵青菜、牧草、蘿蔔葉拌米飯。
2、合理分群
1周齡後每平方米養雛鵝20隻,2周齡後減至l5隻,以此類推。使鵝群密度合理,防止出現擠壓、堆疊。
3、科學放水
雛鵝飼養20日齡後可以下水,一般在上午10點和下午2點左右趕鵝下水為好,每次10~l5分鐘。雨雪天則不要下水。
4、添加輔劑
為了節省飼餵成本,一般以青料和米糠、米飯為主。白天放牧啄青。夜間投餵飼料,做到少吃多餐。同時適當添加礦物質、維生素和蛋氨酸。
5、保潔驅蟲
圈舍要勤打掃和消毒,保持飼料清潔,飲水衛生。雛鵝25日齡時用吡喹酮按l0毫升/公斤體重驅絛蟲。
四、快速育肥
冬鵝經過35~45天的飼養,主羽已長出,體重達2。5公斤時,即可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日糧進行強度育肥15~20天,要把鵝群圈起來餵養。期間不放牧、不走動、不放水,減少體力消耗,增重添膘。可以用催肥寶進行催肥
五、疾病防治
每次進鵝前及出售後要用2%的聚維酮碘或2%的西戊二醛對鵝舍、用具消毒。選擇免疫過的鵝進場或進場後立即注射小鵝瘟血清或小鵝瘟疫苗。勤掃鵝舍,勤換墊草,定期對飼槽、飲水器具清洗消毒。嚴禁用被農藥汙染的農作物秸稈、草、菜餵鵝,嚴防農藥中毒。
六、搞好防疫
做好衛生防疫工作,嚴格衛生防疫制度。所有用具要固定並定期消毒,墊料要及時更換。圈舍至少每月消毒1次,每日定時清掃。
做好小鵝瘟的預防接種。在種鵝開產前1個月,給種鵝肌肉或皮下注射種鵝用小鵝瘟疫苗(按1:100稀釋),每隻鵝1毫升,15天後產生免疫力。如果種鵝未打過預防針,則應在小鵝出雛後18小時內皮下或滴鼻0。1毫升雛鵝用小鵝瘟疫苗,5天後產生免疫力。
使用藥物進行疾病的預防。雛鵝1~3日齡可在飼料中加入萬分之三痢特靈(治療量萬分之五)或千分之三土黴素等藥物,預防腸道疾病。平時可不定期的用環丙沙星或恩諾沙星飲水預防或治療腸道疾病(按使用說明稀釋)。在飼料或飲水中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添加一些抗生素類、磺胺類、鈣片等藥物,預防雛鵝疾病。
七、適時上市
餵養60天後,用手輕壓鵝體感到豐滿結實而有彈性,體軀皮下脂肪肥厚,尾椎和胸部豐滿,體重達4公斤左右即應上市出售。
關注鍋獸醫教養殖,鍋獸醫助你養殖無憂私信我,點我諮詢,你也可以免費獲取更多的養殖技術指導。讓您的養殖路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