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給我結果》讀書筆記感悟及摘抄
2023-10-10 23:47:19 1
最近讀完的一本書《請給我結果》收穫頗豐。把讀書筆記分享出來,一方面方便自己記錄,另一方面希望更多人感受到這本書的力量。奮鬥中的我們總需要更多的力量和方法,閱讀是獲得能量的最佳途徑之一。
讀書感悟
它告訴了我看似簡單,但意義深遠的道理。完成任務不等於結果,同時讓我明白對結果負責,永遠都要鎖定結果這個目標,而不是完成任務這個程序。「為什麼無數的人擁有卓越的智慧,卻只有少數人成功」?「為什麼無數的公司都擁有偉大的構想,卻只有少數的公司獲得持續」?在書中姜汝祥通過大量的案例,故事圍繞一個「結果」。
回答了這個一直困擾人們的問題,我們要從心態,行動上,責任上,失敗中獲得一種「結果力」。面對結果,付出行動。不要給自己太多的藉口,在這條路上也許會面臨險阻,會遭遇種種困難……會等待若干次失敗的考驗。但這都算什麼呢?沒有結果的努力是沒用的,哪怕是一個差的結果,也比沒用結果的強。
完美的結果是永遠長期努力的結果,堅守信念,勇敢面對,永不放棄。那麼一定會看見風雨過後的彩虹!
讀書筆記摘抄
P9關於價值「我們是不可以用上班來交換工資的,上班的結果才可以交換工資。這就像睡覺一樣,睡覺沒有價值,睡著才有價值,睡覺但睡不著叫什麼?叫失眠。失眠不僅沒有價值,而且還是一種病。」
」P10「我們要懂得一個基本道理:對結果負責,是對我們工作的價值負責;而對任務負責,是對工作程序負責。」
P11「執行永遠只有一個主題:執行是要做結果,而不是完成任務。」「不是你辦不到,是因為你沒有執著地去辦。」
P15「職業化意識的起點,就要從為公司提供底線—結果開始。」
P17「執行型人才共同特點—為結果負責。」
執行型人才四個特點:客戶價值、結果導向、信守承諾、永不言敗
P21人生的價值是一個結果的積累。
P23社會中幫助的邏輯—自助者天助「人們只願意幫助自救的奮鬥者,鄙視賣弄傷口的乞丐。上帝只幫助那些不願意放棄自己的人。這就是我們社會的幫助邏輯。
P27商人心態是一種結果心態,是一種價值心態。「公司的利潤源於為客戶提供價值,個人收入源於為公司創造價值。」
P32舉例說明成功來自對結果的執著追求。
P41學問不是第一位的,實踐才是第一位的。
P48「坐著不動是永遠賺不到錢的,我需要你們擦亮眼睛,去發現隱藏在你們身邊的商機。」P51「我們除了要把握行動之外,還要切記速度制勝。」
P54完美的結果是長期積累的結果,學會接受不完美的結果。「先開槍,後瞄準。」「如果你總是追求完美的結果,多半你得到的是一個完美的藉口或理由。」
P58「當你什麼都想做,那大多數結果是什麼都做不好。與其這樣還不如乾脆只做一件事,慢慢地積累力量,總有一天會聚沙成塔。」
P65三種不能要的基層心態:「第一,經常與下屬肆意談論上司;第二,經常因為自己部門的問題而責難別人;第三,經常認為部門的問題是別人的問題。」
P67把更多員工培養成專家
P69「我也曾經問過那位老總,問他當年創業的時候,產品的質量如如何售後務怎麼樣,答案是所有過去的東西都比現在差很多,但是那時候企業做得很好,沒有出現過像現在這樣那樣問題,那麼現在到底怎麼了?道理非:常簡單,就是因為鷹在雞窩裡養的時,間太長了,怎麼辦?如果是鷹,你就:要把它扔下懸崖,逼它重新飛起來,否則鷹不拍打翅膀,它就要掉下懸崖了,在企業裡,有時候也必須這樣對待那些麻木的忠臣,特別是功臣,把他們扔下懸崖,逼他們重新飛起來雞和鷹的唯一差別是什麼?就是鷹扔下懸崖可以飛起來。」
P76管理者的使命:「如果股東要求你的回報率是1,你就要做到1.5;如果老總對你的要求是1,你就要做到2.這就是管理者的使命。「
P80鎖定責任:「如果領導者不懂得如何鎖定責任,責任這隻猴子就會在公司中跳來跳去,最後導致責、權、利的混亂。」
P83凡事都要做到「責任到人。」「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
P92對職責背後意義的理解。
P95如果你想要權利,那麼你就凡事壓著下屬,超越他們;如果你想要業績,就讓他們超越你。
P109庫柏定律:「當你面對困難和失敗的時候,你不妨向更高的困難和失敗邁進,體驗失敗在你身上慢慢建立起免疫能力的過程。」
P111蝴蝶定律:「失敗是成長的一部分,那就沒有真正的失敗,只有暫時停止的成功。」P121「以人為本指的是以人(消費者)為本,而不是以自己為本。」
P127一個人成就的大小與三個因素有關:一個是選擇,一個是單位投入,一個是時間投入。P133「今天是你充滿信心,永遠擯棄害怕的日子。」
P136速度邏輯:「行動先於結果,行動修正結果。—發展中的問題要在發展中解決。」P139結果原理:我們是靠結果生存,我們不可能靠理由生存,沒有結果我們就不能生存,這是硬道理。結果戰略反應的是一種業績文化—即在執行中對客戶標準、客戶體驗、客戶偏好的執著追求,背後強調的是在商業活動中對客戶價值的尊重和推崇。
P144強調不要過分依賴個人的聰明和才智,而是要依靠制度和全體員工的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