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經典名著簡介(四大名著的由來)
2023-10-19 17:59:31 3
眾所周知,所謂「四大名著」指的是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和紅樓夢。前三部是明代人所著,後一部是清人所著。
水滸傳是明人施耐庵所寫,在電視劇《大腳馬皇后》中,曾出現施耐庵與明太祖朱元璋在小酒館中聯合做對聯的橋段,可見施耐庵是元末明初的人。
古人寫書所遵從的要旨是「我手寫我心」,寫書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賺取稿費,而是為了傳播自己的思想見地。彼時天下大亂,作為文人的施耐庵上進無門,於是退而著書,以一部《水滸傳》來表達心中的俠義精神,同時諷刺封建統治者的腐朽昏聵。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據說羅貫中是施耐庵的學生,曾協助他修著《水滸傳》,也許是受乃師的影響,羅貫中通過整理民間流傳的三國話本,結合史書三國志的內容,寫出了三國演義這本書。
三國演義的主旨是尊劉貶曹,這無疑是為了迎合封建統治者,因為在正史中曹操才是承襲漢家天下的正統人物,是三國這本書根據劇情需要,將曹操黑化了。
西遊記是明朝末期的文學作品,以唐朝玄奘取經為主線,演繹出一個豐富絢爛的神魔故事。一般認為該書是吳承恩所著,書中出現大量詩詞,作品本身的文學性和藝術性都很高,很受民間百姓的追捧與喜愛。
紅樓夢成書最晚,關於該書的研究最多,被大家稱為「紅學」,但疑點也最多,似乎越研究疑問越大,有人考證是康熙時期的作品,也有人考證是雍正時期的作品,有人認為寫的是康熙寵臣蘇州織造曹寅家的故事,也有人認為是隱寫明亡清興這段歷史,各成一家之言,眾所紛紜。
紅樓夢原名石頭記,又叫風月寶鑑,寫的是富貴人家風花雪月的故事,圍繞榮、寧二公府的興衰展開,結合神話故事,演繹了一個豐富多姿的故事。作者筆觸細膩,語言優美,書中人物豐富,個性鮮明,是古典小說的一個高峰。
在紅樓夢出現以前,關於「四大奇書」的說法已經在明代流傳,明代戲劇家李漁最先提出四大奇書的說法,他在三國志演義中提出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和金瓶梅合成「明代四大奇書」,書商們也藉此推波助瀾,進行各種營銷宣傳,增強了人們對四大著作的印象。
後來紅樓夢誕生後,金瓶梅被紅樓夢所替代,形成新的四大奇書之說。民國時期和建國以後,出版社出於宣傳和提高銷量的需要,將四部作品合集刊印,四大名著的說法漸漸根深蒂固。
除此之外,文人們也通過點評這些文學作品來表達自己的見解,如毛宗崗父子評三國,金聖歎評六大才子書等,也推動了人們對這些名著的認知。
大體而言,四大名著的形成有三個主要因素,首先是這些文學作品都有極高的文學性和藝術性,受到大家的喜愛和追捧;其次文人們通過點評作品來表達自己的見解,加深了人們對名著的認知;第三是書商們出於逐利需要,對作品進行包裝宣傳。
在三股合力的作用下,使得四大名著的認知在人們觀念中根深蒂固,時至今日,這一說法早已得到大家的公認。四大名著的光環促使人們去爭相閱讀,受眾越來越廣泛也鞏固了四大名著的歷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