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古瑤第一古村(湖南最美少數民族村鎮)
2023-10-15 09:23:06 3
鐵鍋熬茶、媽媽叫「家」、烏飯佳節——
寶瑤「三寶」
5月9日,洞口縣羅溪瑤族鄉寶瑤村。 通訊員 攝
■編者按
近日,湖南省第三屆「最美少數民族特色村鎮」評選活動揭曉,邵陽寶瑤村等10個村鎮入選。最美少數民族村寨美在哪裡?特色是什麼?湖南日報從今天起推出「最美少數民族村鎮」專欄,帶領讀者感受特色村鎮的田園風採和民俗魅力,探尋美麗背後的密碼。敬請關注。
湖南日報記者 于振宇 通訊員 張立
已至初夏豔陽天,家住邵陽市洞口縣羅溪瑤族鄉寶瑤村的蘭美英家,仍架著火爐燒著柴火,爐火上的黑色鐵鍋冒著騰騰熱氣。原來,她正做著迎接客人的「熬茶」。6月初,記者前往採訪,領略該村自然美景之美麗與文化傳承之魅力。
寶瑤村地處雪峰山腹地,坐落在羅溪國家森林公園境內,已有千年歷史,瑤族人口佔85%,是一座地地道道的瑤寨。 初入瑤寨,映入眼帘的便是護寨的寨堡和寨門,都用石塊和青磚砌築,系歷史上為防匪患而修建。古寨小巷一排排青瓦木屋吊腳樓,在群山懷抱裡,在潺潺小溪邊,雞犬相聞。
「上控雲貴,下制長衡」,舊時寶瑤村是湘黔古道來往商旅駐馬歇憩、養精蓄銳的驛站,目前村裡仍保存著長10餘裡、寬2米左右的青石板路。笨重的綯馬石、灰牆黛瓦賃子屋、石框大門上鐫刻的楹聯、簷下牆壁的繪畫……千年已去,昔日的古商城繁華黯然退去,而古道遺址依舊延伸在人們的視野中,恍如山風吹不散的依稀舊夢,千年銀杏的葉子倏忽飄幾片,鋪在古道上。
有人說,上一趟洞口羅溪,是一種享受。這種享受其實是一種翻越險峻山峰、繞行崎嶇山路後的成就感,是見證瑤族原生態風情習俗淳樸與生動的沉澱。而進一趟羅溪寶瑤村,則是一種奢侈,大概「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就是這樣的一種描述吧。
寶瑤的民俗風情富有特色,在別處你要喝攔門酒,在寶瑤為你呈上的則是暖暖的熬茶。一般人們把茶葉直接放入瓷壺、紫砂壺或玻璃茶具內,用開水衝泡,叫泡茶、或衝茶。而寶瑤人把茶葉放入特製的鐵鍋內,在火上燉,稱為「熬茶」。
「上五裡煮熬茶,下五裡講瑤話。瑤鄉群眾利用高山雲霧茶的優勢,慢慢地摸索熬茶經驗,精製成味道可口,解困提神的熬茶。後來,喝熬茶漸漸成為羅溪上五裡一帶村民招待貴賓的第一禮節。」熬茶文化傳承人、寶瑤村村支書舒爐寶介紹,在寶瑤附近的幾個古老的村寨,一整套製作「熬茶」的工具一直是瑤鄉姑娘們出嫁時最風光的嫁妝。
清明、穀雨時節,採摘當地山上的野茶,炒三次,揉三次,揉勁力道是關鍵。經過發汗,文火燻幹;存放茶葉簍中,跟臘肉一起懸掛在火塘上,慢火煙燻,陳放愈久,茶葉愈香。熬好的茶有瑤族咖啡之稱,斟好的熬茶呈咖啡色,初入口時有股中藥的苦澀,其後清香清涼感才緩緩匯入口腔。
因為有人住著,村鎮是活的。也因為有人護著,村鎮的美,才得以傳承。2016年,熬茶被列入湖南省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我們瑤家上了年紀的人叫媽不叫媽,叫『家』。是傳承了千百年的傳統,『家』是母親的代名詞,有娘就有家,有家就有『熬茶』。外面的人喝了熬茶不睡覺,我們是不喝熬茶不睡覺,熬茶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融入血液裡了。」舒爐寶介紹說。
喝完熬茶你也可以試試這裡的烏飯,感受一下「烏飯節」。四月八「烏飯節」是寶瑤村瑤民的傳統節日,這天各家都要邀請親朋好友相聚,一起吃烏飯、融親情。打餈粑、打陀螺、踩高蹺、舞龍燈、木偶戲、竹竿舞等活動也會接連登場。
2015年省財政廳扶貧隊來寶瑤開展幫扶工作,寶瑤媳婦楊芳捕捉到「鄉村旅遊」的商機,率先在村裡經營起「古道客棧」,「熬茶」、吃烏飯等富有瑤寨特色的項目成了她吸引回頭客的法寶。
「我們正在申報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今年六月,將在這裡舉行『魅力羅溪、熬茶飄香』首屆中國(洞口羅溪)熬茶文化旅遊節。」舒爐寶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