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窩是怎麼形成的過程(燕窩就是燕子吐的口水)
2023-10-20 09:36:34 4
我們都知道燕子一般在 4~7月從海島回歸內陸繁衍後代。家燕在屋簷下營巢。巢多是用銜來的泥和草莖用唾液粘結而成,內鋪以細軟雜草、羽毛、破布等,還有一些青蒿葉,巢為皿狀形如元寶。
上個月多多閨蜜回到老家房子,發現對面鄰居家的監控器上竟然被燕子築了窩,不禁大喜過望。眾所周知燕窩可是滋補佳品,平時沒什麼機會現在燕去巢空正是下手良機。滿心歡喜踩著凳子近前觀看卻讓閨蜜大失所望,眼前的窩羽毛共稻草一體夾雜著泥巴不忍直視!查了資料,還特地給我發了信息,她才弄明白,那只是普通家燕築的窩,而我們熟知的燕窩特指的是金絲燕的巢穴。
金絲燕不是瀕危鳥類,數量較多。據《不列顛百科全書》百科詳編統計,金絲燕最高群居數量可達一百萬隻。繁殖能力很強,一對燕子一年可產三次蛋,也就是說金絲燕每年不同時期可築三次窩,而且合理採摘也不會影響到金絲燕的正常繁衍,所以,燕窩的數量是很多。
既然如此為什麼燕窩價格並不那麼平易近人呢?因為由於燕窩出產的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地域的局限性,金絲燕對環境要求很高,好高溫潮溼,正常生活繁衍溫度在28-30度,空氣溼度在90%以上,目前全球只有小東南亞的地區適合金絲燕繁衍,其中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越南產量居多,印尼和馬來佔到總產量的70-80%,而且相對於全世界的消費來說,目前還是供不應求,這就使它的價格相對也較高。
小仙女們首先要了解燕窩一般分為屋燕以及洞燕。
屋燕是18世紀印尼人開始建造的,目前世界上燕屋數量大概有上萬間,燕子雖然是在燕屋內,但是人工沒有辦法進行餵養,燕子的主要食物還是各類昆蟲,所以目前市面上很多人說燕子是人工繁殖的,這個說法不準確,而且在2000年的時候有人曾經在海南進行金絲燕的繁殖飼養試驗,可是當燕子出生後,並不做窩繁殖,所以燕子沒有辦法進行人工的繁殖。
而洞燕是燕子在天然的洞穴內生長以及繁殖,燕窩和巖壁上大量礦物質進行反應,燕盞底部呈現暗紅色,如長時間不採摘,燕窩呈現血紅色,市面上也有人將它稱為血燕,但是只有洞燕變紅能稱為血燕,其餘的均為造假,目前洞燕最大的場地在馬來西亞沙巴,哥曼洞穴的洞燕產量異常豐富。所以可愛的燕子能飛入尋常百姓家,燕窩卻並不易獲得。
洞燕生長在洞穴是不是要比屋燕好呢?小仙女們並不是哦。
洞燕主要築於印尼馬來西亞沿海島嶼,由於巖洞內環境得不到人為的保護,燕窩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營養成分大量流失和氧化,雜質也比屋燕多。而屋燕主要分布在印尼和馬來西亞沿海地區,金絲燕築窩的環境得到人為的維護,營養不易流失,所採摘下的燕窩都是新鮮剛築好的,品質得以保障。
屋燕只是築窩環境和洞燕不一樣,但是生活習性相同,所以二者營養成分相差不大(當然洞燕礦物質含量相對更高),但就品質和賣相而言,屋燕要比洞燕好。
親愛的仙女們今天講的乾貨會幫助你在生活中正確分辨哪種是高品質燕窩,保證不會遇到開頭多多閨蜜「偷」燕窩那樣搞笑情況了。
關注燕多多不走丟,更多知識搜索「燕多多」,我們下期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