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3000字
2023-10-11 07:20:09 5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複雜的矛盾糾葛,刻劃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鬥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盪氣迴腸。
小說以陝北黃土高原雙水村孫、田、金三家的命運為中心,反映了從「文革」後期到改革初期廣闊的社會面貌。
從書店買了普及本的《平凡的世界》,我放下手頭正在讀的《人性的弱點》,先把路遙的這本名著看完了。聽說現在正在播放由此書改編的電視劇,但我沒有時間去欣賞了,連同名電影也沒有時間看。能夠讀完原著,我已經很滿足了。
在我寫讀書感受之前,先查閱了作者的相關資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和經歷,對理解作品的內容和思想很有幫助。
讀這本小說,首先感受到的是「苦難」二字。開篇就深深地吸引了我,原西縣立高中食堂的甲、乙、丙三等菜,孫少平買不起,就連最便宜的黑高粱面饃,他都吃不飽。與飢餓相比較,因貧困、寒酸而給自尊心帶來的傷害,更讓年輕的心受煎熬。在艱難而痛苦的日子中,給他帶來精神上的安慰的,使他有力量戰勝困境的,是書。孫少平從縣文化館借來的書,使他感受到生活的意義,對未來充滿了美好的嚮往。正是書籍喚醒了他的自立意識,開闊了他的眼界,令他不甘心靜悄悄地在雙水村過一輩子。書籍給了他夢想,他渴望去外面闖蕩世界!但一個高中畢業的農民到城市又有什麼出路呢?在黃原城東關大橋頭,孫少平成了一名攬工漢。生活是現實而嚴酷的!背著一百多斤的大石塊,他的脊背三天就被壓爛了,痛得只能趴著睡覺。在勞累的一天之後,孫少平依然堅持躲起來讀書,《牛虻》這樣的名著給了他精神力量。有知識、有文化使他不同於一般的攬工漢。陽溝曹書記對孫少平的賞識,命運的陰差陽錯,給了孫少平到銅城礦務局大牙灣煤礦當工人的機會。這雖然改變了他的農民身份,但他的工作辛苦不說,而且充滿了危險。礦醫院後面的小山灣上,埋的都是因公亡故的礦工。孫少平的師傅王世才就被落下來的鋼梁戳在肚子上,當即死亡。孫少平自己為了救工友,被矸石從右額掃過,在臉上留下了醜陋的疤痕。儘管如此,孫少平始終是積極上進的,他靠自己的勤奮和智慧當上了班長,獲得了「青年突擊手「的榮譽,他在這緊張繁重的勞動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並且為了考取煤炭技術學校而努力複習功課。孫少平在苦難面前,永遠是不懈地奮鬥著的!
其次,小說中描寫的愛情,也具有動人的力量。對孫少安、孫少平兄弟來說,田潤葉、田曉霞分別是他們的「冬妮婭」,前者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後者是同學,在講故事比賽、借書讀書的過程中建立了感情。但純真美麗的愛情卻往往難以有圓滿的結局。路遙以非凡的藝術表現力,描寫了他們的愛情悲劇。
孫少安和田潤葉在原西河邊的草坡上相會,作者借用信天遊的歌聲,烘託了人物的心情: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
那時他們沉浸在明媚的春光中,心情無限地美妙。少安採了幾叢馬蘭花,送給潤葉。而潤葉在公路上與少安分手時,塞了一封信給他,上面寫著:「少安哥,我願意一輩子和你好。」
可是,孫少安雖然愛潤葉,他的「爛包」家庭卻不允許他「高攀」。為這個家庭著想,他得現實一點兒。他到山西相親,找了個本分能幹的農村姑娘賀秀蓮,兩人很快結了婚。
田潤葉託人送去了貴重的禮物——兩塊杭州出的錦花緞被面。她瘦得變了模樣,眼睛裡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一個人拿著朵馬蘭花,田潤葉坐在河岸邊,看到桃花依舊紅,柳絲照舊綠,耳邊依稀又響起了纏綿的信天遊: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
「想起我的哥哥呀你等一等我……」
兩行淚水從她的眼睛裡湧出來。我讀到這裡,也哭了。
在黃原城古塔山一個小山灣的杜梨樹下,孫少平和田曉霞並肩坐著。她給他講了「熱妮婭.魯勉採娃」的故事。魯勉採娃約喜歡的男同學十年後見面。但戰爭開始了,那個男同學受傷住院,從廣播裡聽到空軍少校魯勉採娃犧牲的消息。後來,那個男同學在當年約定的日子,來到大劇院那排圓柱正中央的過道,他靜靜地佇立片刻,把手裡的一束鈴蘭送給一個陌生的姑娘,就驅車回去了。田曉霞說,兩年後,他們不管在什麼地方,不管在幹什麼,都要趕到現在坐著的地方來相見……
「一定。」孫少平說。
地委書記的女兒,省報記者田曉霞深愛著孫少平,不嫌棄他是攬工漢,不嫌棄他是煤礦工人,她在日記裡悄悄地親熱地稱呼他為「我的『掏炭的男人』」。然而,她給孫少平講的魯勉採娃的故事,竟一語成讖,應驗到自己身上!
田曉霞在洪水中為了救人而犧牲了。悲痛欲絕的孫少平在一點四十五分,準時趕到那棵杜梨樹下。他捧著一束採集的野花,來赴兩年前定好的約會。可是,心愛的姑娘,你在哪裡呢?
這本小說的語言,有明顯的地方特色,比如「爛包」、可「不敢」怎樣等等。裡面有些心理描寫的句子,和議論抒情的句子,很是耐人尋味,比如:
「她(田潤葉)現在年輕,一時頭腦熱了,要和他好。但真正要和他這樣一個農民開始生活,那苦惱將會是無盡的。
「是的,他是在社會的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而受盡折磨,但他已不僅僅將此看做是謀生活命——職業的高貴與低賤,不能說明一個人生活的價值。恰恰相反,他現在倒很『熱愛』自己的苦難。通過這一段血火般的洗禮,他相信,自己歷經千辛萬苦而釀造出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
「我們出身於貧困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