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角色 世紀之星整體散熱方案解析
2023-10-05 16:29:19 2
去年年底和川資訊旗下的機箱電源老品牌世紀之星導演了一出年終大戲,編導和川資訊給我們呈現了一個精心編策的劇本:世紀之星整體散熱方案,在介紹舞臺、道具、燈光之前,先讓我們根據這個劇本解讀一下精彩劇情。
在劇本中有四個重要角色:位於機箱前面板下方的送風風扇,主要負責把冷風吹向硬碟和板卡插槽,中和內部的熱空氣,增強對流;第二個送風風扇位於電源的正下方,吹向CPU散熱鰭片和北橋,中和cpu和北橋散熱片散發出來的熱量;(盛夏極少開空調的房間,建議改成外排,從而減少熱氣流對電源的烘烤)而具有世紀之星專利的直吹式電源內部風扇主要負責抽風,將機箱內部空氣排出,以達到降低機箱內部和電源溫度的目的。最後還有CPU導風筒有效保證了機箱內部溫度與外部空氣的平衡。
讓我們先一起進入世紀之星為此劇情搭建的舞臺——大風車系列機箱。
大風車系列機箱包括大風車I號、大風車II號兩款外部布景不同的產品,都採用銀黑色設計,大風車I號推出的較早酷似世紀之星先前的 F51,穩重大方。不久前剛推出的大風車II號個性張揚,動感十足。從前面板看他們都配備了一個12cm直徑的「大風車」,這完全符合機箱散熱理念,前面板預設風扇尤其是大尺寸風扇在其他廠商確實不多見。另外,大風車II把預留的2個USB和音頻接口隱藏在可彈出式艙門後面,除了與面板保持一致外,還可以防止灰塵的進入。他們內部的舞臺布景完全一致,讓我們一塊進入:
大風車系列機箱箱體內部空間較大,各艙位採用一通到底的設計方式,具備4個光碟機位和6個硬碟託架和7個PCI擴展槽,各擴展位均沒有採用免工具設計,雖然麻煩點但用螺絲固定會更牢固,筆者比較贊同。側板採用免工具拆卸,且機箱內部全卷邊不剌手。
非標準的38度機箱散熱衝孔罩和導風筒設計,這兩款機箱的導風筒有點特別,採用了變高度的漏鬥狀,主要是為了充分適應不同散熱器與導風口的距離變化,既能保證cpu得到足夠的風壓又能兼顧其他系統組件得到足夠多的冷氣流。
擴展槽旁邊的散熱通孔,與機箱側板的顯卡散熱孔相配合形成立體散熱。廠家只在機箱後部預留了一個8cm風扇的散熱孔位,不過也給我們預留了一個更大的發揮空間。
光有廠家設計的舞臺和內外布景是不夠的,舞臺不是空空曠曠什麼都沒有任由用戶去折騰,如果那樣肯定達不到預期的效果,還需要道具來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