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王朝滅亡的時間(盛極一時的隋王朝是如何走向滅亡的)
2023-09-23 04:53:50 3
隋王朝統一全國後,百廢俱興。隋文帝楊堅厲行節儉,著力於發展經濟,編訂戶籍,統一南北幣制和度量衡制度: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加快促進了當時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是人口數量和墾田面積大幅度增長,使得隋朝短時間內成為國力強盛的王朝。
然而,隋王朝的第二任皇帝隋煬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縱情享樂,奢侈無度。他在位期間,營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屢次發動戰爭,致使民不聊生,社會矛盾激化。
隋煬帝每年都要徵發大量的勞動力,動輒上百萬,驅使他們營建東都洛陽,開鑿大運河,修築長城和馳道。為了加強各地的統治,他還多次巡遊,乘坐高大、華麗的龍舟,隨行的船隻浩浩蕩蕩,沿途護衛的兵士和拉縴的民夫多達數十萬,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隋煬帝還三徵遼東,迫使大量的農民服兵役、當民夫,使得百姓無法從事正常的生產勞動。
隋朝末年,百姓為了逃避兵役和徭役,被迫採取了「斷手斷足」的方式,時稱「福手福足」。有的地區老百姓連草根樹皮都吃不上。隋煬帝的殘暴統治,使得百姓忍無可忍,最終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起義軍在發布的檄文中,痛斥隋煬帝:「磬南山之竹書罪未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
起義首先爆發在受迫害最深的今山東地區,隨即迅速蔓延全國,在各地形成了許多反隋的隊伍。在起義軍的打擊下,隋朝的統治瀕臨瓦解。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叛軍殺死,至此盛極一時的大隋王朝隨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