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族人傳統節日主要有(我國少數民族傳統節日)
2023-10-15 13:44:31
滿族是中國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惟一在中國歷史上曾兩度建立過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滿族歷史悠久,其淵源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滿族人口分布於全國各地,以遼寧、河北、黑龍江、吉林、內蒙古自治區、北京等地最多。其他如於天津、新疆、甘肅、寧夏等也散有居住。滿族有許多節日與漢族一致,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
滿族的主要傳統節日:
春節,滿語春節稱為「阿涅業能業」,是滿族人民盛大的傳統節日,源於漢族習俗。滿族統一中國後推崇儒家文化,春節也要貼對聯、帖窗花、帖福字、包餃子。跳馬、跳駱駝比賽,還有許多民族特色美食,尤其是滿族人民的傳統美食沙琪瑪,全家歡聚一堂祝福新年。
小年,滿族過小年的習俗與漢族相同,臘月二十三日為「小年」,屆時家家戶戶要祭祀灶神,俗稱「送灶王爺」。祭祖、祭天、接神,在大門上要帖門神,以示驅鬼闢邪,保佑平安。家家戶戶都要包餃子,還要在院子豎立高高的燈杆,掛上大紅燈籠,預祝來年風調雨順,四季安康。
上元節,即正月十五日,俗稱「元宵節」,同漢族一樣,滿族也有元宵掛彩燈和吃元宵的習俗。大家穿上節日的盛裝踩高蹺,舉行滑冰比賽,晚上還要去看五光十色的各類花燈。
二月二,俗稱「龍抬頭日」,滿族人家在這天要把灶灰撒在院中,灰道彎彎曲曲,故稱「引龍」。龍是滿族人民的集體圖騰,然後在院中舉行儀式,祈求風調雨順,全家人還要吃「龍鬚麵」和「龍鱗餅」。
中元節,滿族以農曆七月十五為中元節,也視為超度亡靈的「鬼節」。屆時,各處寺院設立道場,焚香、點燈、誦經,要舉行各種超度儀式。院內西側向東擺一架木屏風,屏風上掛有雞冠花、毛豆枝、鮮藕等,為供月兔之用。屏風前擺一張八仙桌,桌上供一大月餅,祭時,焚香磕頭,婦女先拜,男人後拜。
臘八節,滿族人家臘月初八要泡「臘八醋」和煮「臘八肉」,除全家人吃外還要分送親友,以示友情。
滿族分正黃、鑲黃、正白、正藍、鑲白、正紅、鑲紅、鑲藍」八旗。春節時,每個旗的人都分別在門上掛上自己的旗子。這些掛旗圖案優美,色彩鮮豔,象徵著一年的吉祥、開端、和諧。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煩請聯繫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