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有宇文成都這個人嗎?如何評價他?
2023-10-16 10:14:40 1
關於隋唐的小說中,少不了出現各種形形色色的人物,每一個都是驍勇善戰、英勇無比的的將軍,宇文成都也就是這樣一個人。
宇文成都是小說《說唐》和《興唐傳》當中虛構的人物,是隋朝宰相宇文化及之子,天下第二好漢,小時候的宇文成都就跟從父親外出南徵北戰,殺敵無數,為隋朝的安定立下汗馬功勞,作為隋朝的支柱,人們送他一個外號天寶大將。在小說裡描繪道,宇文成都身長一丈、腰大數圍、金面長鬚、虎目濃眉、力大無窮,傳說是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轉世,使一柄重達四百斤餘的鳳翅鎦金钂出神入化,武力僅次於當時排名第一的李元霸,但是憑藉自己的努力還是在隋朝獲得了很多的聲譽。當時宇文成都憑藉自己的力量很大,在隋文帝面前表演舉鼎,只見他把外袍一脫,挽起袖子,兩手把鼎的腳拿住,將身子放低把鼎抱了起來,此時鼎離地面有三尺高,宇文成都舉著鼎走了幾步,復把它放在了原地,隋文帝見之異常佩服他的勇敢,特賜他無敵大將軍的稱號。宇文成都作為一個忠心護主的忠臣,便於瓦崗寨為敵,雖然奉命鎮壓反軍有功,但是不順應世道,只一味的忠誠於隋煬帝楊廣,簡直是愚忠,在不久後的與瓦崗寨將領裴元慶一戰中戰敗,隨軍損傷重大,宇文成都也受了重傷。在隋煬帝大勢已去的情況下,他又助老爹宇文化及謀反,用白綾縊死隋煬帝,卻惹得十八路反王借名前來徵討,在揚州被李元霸所殺。根據相關史料記載,宇文化及共有兩子:一為宇文承基,一為宇文承趾,父子三人謀反兵敗後,被竇建德同時斬殺。
宇文成都是大隋丞相宇文化及次子,是大隋第二條好漢,威猛罕匹,僅次於李元霸,胯下賽龍五斑駒,掌中鳳翅鎦金鏜,勇貫三軍,是大隋朝的頂梁柱,被稱為天寶大將。兩本小說雖然都未對宇文成都做過多的描述,但是我們可以從兩本小說的字裡行間深切的體會到,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是,宇文成都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男漢子。長安城內,單人獨騎殺得秦瓊眾人膽戰心驚,望風而逃;南陽關前,一桿鳳翅流金鐺戰得伍雲召等毫無還手之力,棄關而走;四明山下,面對三傑圍攻毫無懼色,越戰越勇,如不是體力耗盡,絕不會敗於裴元慶之手。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若非李元霸的出現,那「橫勇無敵」四字必定是當之無愧的。
宇文成都之所以忠心於自己的父親和隋煬帝楊廣,那是因為他作為天寶將軍,身上背負著父親的期望和隋煬帝的信任,為了報答父親的養育之恩,為了報答君主的再造之恩,宇文成都不得不堅持,不得不以橫勇無敵的天寶將軍的形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裡,所以他只許成功,不準失敗,一旦失敗,將會輸掉那可以俯視一切的驕傲與自信。我們每個人都是凡人,並不是高高在上的聖者,誰也無法真正做到笑看風雲過,我們在現實面前都會因為一些原因而低頭,甚至做出違背良心的事,也許正因為有了這麼一點點瑕疵,才更像一個活生生的人吧。縱然是文韜武略、勇猛過人的大將之才,縱然其一生行事幾乎問心無愧,可是他的家世早已註定了他的悲劇結局。也許這個結局對宇文成都來說,在他明了父親的所作所為之時,就已有所覺悟了吧。宇文化及縊死楊廣,奪玉璽自立稱王,本來這是不被允許的事情,應該遭到人民的反對,宇文成都也該明白這個道理,但是他還是義無返顧的在其他反王的討伐中保護自己的父親,最終在孤軍奮戰中死於夙敵李元霸之手。
兩人都是隋唐十三傑,真的說不清楚誰是誰的夙敵,他們兩人的相遇,是宇文成都的悲哀,亦是李元霸的無奈,如果當初宇文成都在與李元霸一戰中逃走,那麼他就不是人民心中那個曾經橫勇無敵的天寶大將軍了。大丈夫有所不為有所必為,國破,家亡,孤軍作戰,為了僅存的骨氣,明知必敗,也要握緊武器,拼死一戰,這與生死無關,而與尊嚴有關,這才是我們認識的真正的宇文成都,忠君愛國、孝順、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