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值得收藏的特級牡丹(花開的千年文化)
2023-10-30 11:45:49 2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尤其是古代吉祥圖案綻放出燦爛的民族文化。廣西、雲南等地的原始社會的崖畫,新石器時代彩陶上的人紋、魚紋、舞蹈紋,還有後來的牡丹花紋、富貴竹紋,松竹梅紋等大量吉祥圖案的出現,都詮釋了人們對富貴、平安,祈福的美好願望。
牡丹花被稱為富貴之花。在古代,牡丹紋常被用於瓷器、青銅器、漆器、剪紙、木雕等的作品中,寓意為富貴、圓滿,雍容華貴。
牡丹花紋到底何時出現?據了解,從牡丹進入《詩經》的角度講,牡丹一詞已有3000年的歷史。我在可查詢的歷史資料當中發現,東周時期有類似的牡丹團花銅鏡出現。但大部分人認為牡丹在藝術品中出現,是在東晉時期的顧愷之《洛神賦圖》中,距今約1700年。
牡丹花,自古以來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為其留下千古絕句,尤其是唐宋時期。據說,唐玄宗與楊貴妃在觀賞牡丹,興致盎然,召李白來寫詞,李白在醉意朦朧下寫成了《清平調詞三首》,可見牡丹花在唐代已經為皇宮貴族喜愛。
雲想衣裳花想客,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幹。
李商隱的「錦紈初卷衛夫人……」織錦的簾帷剛剛捲起,是美豔的衛夫人……北宋文學家蘇軾,「花好長患稀,花多信佳否。未有四十枝,枝枝大如鬥」。
提起牡丹就想到了洛陽的傳說,俗話說「洛陽牡丹甲天下」。傳說,武則天乘著酒興寫下,「明朝遊上苑,火速報春知,花須連夜發,莫待曉風吹」,因牡丹抗旨,武后大怒,將牡丹貶至洛陽,並將其燒死。可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牡丹在第二年的春天更加絢麗多姿。
自從洛陽牡丹的傳說故事流傳起,描述洛陽牡丹的詩文非常多:
「天下有九福,洛陽花為福」,「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人們以到洛陽賞牡丹為一種時尚。
自唐代以後,牡丹花紋大量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瓷器、刺繡、剪紙、木雕等,牡丹紋飾常常與鴛鴦、鳳紋,各種花鳥紋搭配,形成了更多具有民族美好寓意的圖案。
大家熟知的「纏枝牡丹紋」便是一點點演變而來的,尤其在唐、宋、元、明、清時期,大量的纏枝牡丹紋圖出現在器物上,從繁複到簡練,從側面到正面,從生硬到柔美,從正面到具有立體的折枝、折葉繪畫技法,跨越了千年時間。同時,千姿百態的牡丹花形態也折射出古代各時期的社會形態。如果仔細觀察還會發現,牡丹花紋飾大都是盛開的,極少看見含苞待放的,足以看出古人對事物觀察之細緻,也同時符合了「花開富貴」的寓意。
明清時,牡丹與魚搭配,寓意富貴有餘;牡丹與桃花搭配,寓意福祿長壽;牡丹與竹搭配,寓意富貴平安。不僅如此,牡丹還能與功名扯上關係,與公雞搭配,寓意富貴功名,以牡丹花為寓意的吉祥圖案還有許多。
古時,花開富貴,與愛情、親情結合
牡丹花也是一種愛情表達的載體,如古時女子出嫁隨身攜帶一枚銅鏡。由於古時沒有鏡子,銅鏡不僅是梳妝打扮的器物,還有闢邪的說法,而銅鏡背面雕刻著各種紋飾,其中和婚姻相關的鴛鴦、牡丹花鳥等,寓意和諧美好的婚姻生活。
在古時,牡丹花代表了愛情,鳳凰代表了美麗高貴的女子,它們的圖案常常結合在一起,寓意婚姻的美滿。牡丹花還常常與鴛鴦結合,鴛鴦一般是成對,寓意喜結良緣、地久天長的幸福婚姻。
現代,牡丹與愛情、親情結合,尤其是結婚的場合,更不能缺少牡丹花了,牡丹在愛情裡所表達的意思更多,如:我的心中只有你,忠貞不渝、一心一意、十全十美等。母親節,送一束牡丹花給母親,更表達了子女對母親的珍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