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l7幾個版本(理想L7會成為你的理想嗎)
2023-09-22 10:00:14 1
Family,家庭。
現在一提到「Family」,K哥腦海中第一時間蹦出來的不是【速度與激情】裡範迪塞爾那個大光頭,而是理想的一系列「奶爸車」。
可見理想汽車在家庭用車這個細分市場裡的成功之處。
就在剛剛呢,理想正式推出了自己的中大型5座SUV —— 理想L7,也是理想汽車打造的首款5座車型。
L7 Pro 33.98萬元,L7 Max 37.98萬元,倆新顏色曙光紅和白色。同時還有一款去掉了魔毯空氣懸架的L7 Air版,31.98萬元。
曙光紅
所以這車到底咋樣?
K哥前幾天跑了趟北京,有幸提前試到了理想L7,接下來的文章就和車友們一起聊聊這臺萬眾矚目的新車。
理想L7是一臺中大型5座SUV,這點在車身尺寸上可以體現:長5050mm,寬度1995mm,高1750mm,軸距3005mm。
說通俗點,這大小和隔壁X5L、路虎攬勝標軸版五五開。
在寬度上依舊保持在2000mm以內,這是有意為之,為的是更符合國內道路的狀況,更輕鬆的駕駛,更輕鬆的停車。
相較於L9/L8,K哥其實更喜歡理想L7的車身姿態,全新的車高是1750mm(比老前輩們都要矮一些),最高點在車頂前部,然後從B柱之後車頂的線條開始下滑,溜背的味道就出來了。整個側面看上去非常協調,車身比例也比兩位老大哥好~
外觀上依舊延續了家族化設計語言,同樣的LED星環燈,同樣分體的大燈組;當然因為尺寸不同的原因,相較於L9/L8,L7的星環大燈和星環尾燈重新設計了一下,會更加圓潤 ——
L7的前排和L8/L9幾乎一模一樣,但是有一點要注意,中控扶手下方不再是鏤空的了!
這地方加裝了一個增壓鼓風機來給後排提供更強的空調出風量,所以原先可以用來放一些包包啊雜物啊什麼的地方沒有了。
有些人還挺在意這點的,比如K哥有個同事在L9和L7之間徘徊不定,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很喜歡扶手下方的這塊置物區域。。。
後排得好好說說,5座SUV的第二排一直是車友們關注的焦點。
數據上來說L7擁有520mm的第二排,作為對比寶馬7系的第二排坐墊長500mm;橫向肩部空間1500mm,輕鬆坐下三個成年人;而且就算你在後排安裝了標準尺寸的兒童安全座椅,依然可以坐下兩名乘客。
再搭配上座椅兩側特別設計的肘託和加長加寬後的車門內側扶手,後排乘坐的時候你可以很舒服的把手放在上面 ——
同時,L7的後排靠背支持電動調節,最大可以往後放40°。
完整的一套下來,你整個人就像是「鑲嵌」在理想L7的後排裡面一樣,整個車體包裹著你,乘坐體驗拉滿。
「皇后座」
更極致的體驗來自右後方座椅,皇后座。可以通過語音或者車機中的按鈕一鍵開啟皇后座模式,然後電動腳託會自動放下,前排座椅自動往前 —— 腿再長也可以伸直。
配合和前排扶手同樣寬度的後排中央扶手,這後排真心有點D級行政轎車的感覺了。
尤其提一嘴這個後排中央扶手,夠大夠寬,關鍵細節設計很到位,阻尼很舒服,放下來的時候線性,但是你收起來的時候只要一根手指頭就可以回歸原位。
無論是Pro還是Max版本,理想L7的座椅配置都是拉到頂的,新車都有Nappa真皮、座椅加熱、通風、按摩、軟枕;第二排加熱面積達到誇張的0.8平方米,三座加熱,連中間那個小位置和兩側座椅的護翼部分也有加熱!
因為沒有第三排座椅,L7的後備箱比自己的老前輩們實用的多,輕鬆裝下一家三口出行裝備;中間的小座椅可以單獨放倒,這樣可以獲得最大2900mm的縱向進深,無論是滑雪板、衝浪板、高爾夫球桿、魚竿什麼的,隨便放!
後備箱可以控制後排座椅的電動升降,放倒後不是純平,但是官方表示後期會出一款定製的充氣床墊,這樣就可以把一排二排後備箱完全連起來組成一張純平的1.5mX2.4m的大床。。。
K哥這邊再建議理想官方出個車後帳篷,直接組成一個野外一室一廳;吃飯娛樂區在帳篷,睡覺在車裡,同時可以享受車內的空調和電源輸出,無敵了!
作為一個常年跑在外面露營的人來說,K哥真心覺得這是最接近理想化的一臺露營工具車了!
理想汽車微博上發的這組宣傳圖可是戳中了不少人啊!
適合露營還有另一方面的原因:理想L7的「越野能力」。
打引號的原因是理想L7並不是一臺越野車,但是L7確實具備相當強力的越野脫困能力 ——
K哥這次在北京測試理想L7的場地是在亢老闆的車庫邊上,分為鋪裝路面和越野路面測試,鋪裝路面主要測試了連續減速帶、溼滑路面剎車等項目;而越野路面測試了交叉軸、陡坡緩降,上下臺階。。。
說這麼多沒用,車友們看看班班驚恐的表情就知道這個越野測試對她的刺激有多大了 ——
K哥再放一組圖,感受下這個車有多能「野」。
陡坡
交叉軸
大斜坡
臺階路
狠是真的狠,理想L7過這些測試毫無壓力。本來測試裡還有下水的,可惜北京太冷,水池凍結實了,放張官方資料裡的圖。
這個測試的主要目的其實是告訴你理想L7的極限在哪裡,並不是說推薦你這麼幹,畢竟K哥露營這麼久還沒開車去過如此路況的地方。。。
其實細細一想,增程這個模式是很適合長途旅行或者露營的:能加油就不用擔心沒有電或者充不上電;到地方了又可以用純電來使用空調或者一些電器(提供3.5kw對外放電)。
理想L7基於增程電動2.0平臺打造,搭載了和L9同款的1.5T四缸增程器,前後雙電機,綜合最大功率330kw,0-100km/h加速時間5.3秒,標配魔毯空氣懸架。
試駕過程中K哥仔細體驗了下,和L9/L8在駕乘上的感受區別不大,但是因為車身更短更緊湊,所以在一些快速彎道或者彈跳路面的表現比L9更好。
現在的魔毯空氣懸架其實還是保留了一部分路感的,這裡就引出一個問題:K哥對理想的整個系列定位非常準確,就是一個適合家庭使用的工具類車型,那麼有沒有可能,我完全不需要這部分路感呢。
最後說下理想L7的智能駕駛輔助。
伴隨理想L7的上市,理想汽車會在2月16日正式推送4.3車機版本,其中針對智能駕駛輔助方面,將為理想L系列當中的Pro車型免費提供理想AD Pro版的高速NOA功能。
和Max版本的區別就是Pro是純視覺,Max多了頭頂上的雷射雷達;兩者區別在AD MAX多了一個城市NOA(還在測試階段),AD Pro只有高速NOA。
K哥實際體驗了大概40公裡的一段高速,雙車道,車流較為密集,總體體驗非常良好。
舉個例子:為了測試打燈變道,K哥在左車道打了右轉向燈,此時右側前方有慢車,後後方有車快速逼近想要超車。
AD Pro判斷過後減速讓行,然後絲滑變道跟在了右前方慢車後面。
跟了大概10秒左右,AD Pro判斷出跟車車速太慢,主動打了左轉方向燈,然後再次絲滑變道進入左側快車道然後迅速加速超過慢車,整個過程行雲流水,像是一位老司機。
K哥在後排看【狂飆】
對於K哥這種即將組建家庭的來說,我是更喜歡L7的,最主要的一點是我壓根兒用不上那第三排。多出來的後備箱空間他不香嘛!
而從家庭用戶的需求出發,如果是單孩家庭,選L7;如果是二孩或者多孩家庭,選L8或者L9;國內是三口之家多還是四口/五口之家多?
答案顯而易見了!
說實話,從L9到L7,理想的這套組合拳打得是風生水起,30萬-50萬家用SUV這區間你就繞不開這三臺車。
配置太頂了,他們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前段時間有兩個現實中的朋友來問我購車建議,一個是倆娃家庭,一個剛生了娃,還都是買家裡的第二臺車,屬於增購。
這倆人上來就問K哥理想怎麼樣,一時間都給我整無語了;但是回過神來想一想,確實都是典型的理想目標用戶。
也算是年紀上來了,K哥覺得在已經有一臺自己玩的車或者純想買一臺家庭用車這種情況下:
「理想真的挺理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