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怎麼由來的(端午節的由來與習俗)
2023-10-16 15:02:23 2
近日家家戶戶粽味飄香,端午節到了,大家知道端午的由來與習俗嗎?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又稱為端陽節、龍舟節、正陽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關於端午節的來歷和起源有許多種說法,而最被人熟知的是屈原之說。相傳,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諫言聯齊抗秦卻遭讒臣禍害被免職並趕出都城流放。當屈原得知國破家亡悲憤欲絕,就在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羅江殉國而死,楚國的百姓就用竹筒裝米投江來紀念屈原。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辭,已廣泛深入人心,因此,紀念屈原之說的影響也是最廣最深的。
2006年5月,國務院將端午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08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端午節正式「申遺」成功,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
端午節的習俗內容豐富多彩,主要有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蒿草、艾葉,燻蒼朮、白芷,喝雄黃酒等。中國的傳統節日的習俗,不僅有一些傳說故事,還有些美好的寓意,更多的是古人遣災祛邪驅疫,保持身體健康的小技巧。用美好的傳統文化作餡,以靈活的包裝方式作葉,以無限的傳播活動作線,包成具有內涵的粽子,讓人們在咀嚼的時候,感受到歷史的醇香。踐行端午民俗傳統,發揚龍舟賽的速度與激情,防疫防控不放鬆,做好自身防護,過個祥和安康的端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