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讀懂成語大全(成語一清二白的來歷)
2023-10-16 19:09:50 2
一分鐘讀懂成語大全?四川人愛說一句歇後語:韭菜炒豆腐——「一青二白」其實,成語應該為「一清二白」四個字,其「清」是清澈透明的意思,比喻一個人做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廉潔正直,一塵不染,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於一分鐘讀懂成語大全?我們一起去了解並探討一下這個問題吧!

一分鐘讀懂成語大全
四川人愛說一句歇後語:韭菜炒豆腐——「一青二白」。其實,成語應該為「一清二白」四個字,其「清」是清澈透明的意思,比喻一個人做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廉潔正直,一塵不染。
韭菜炒豆腐(圖片來自網絡)
一般而言,一個成語的產生都是有典故的。「一清二白」這個詞語的典故,就出自今天的成都市青白江區(上了一點年紀的青白江區人,大概都知道,青白江區的地域行政名,就是來自一條叫清白江的河流)。據說北宋嘉祐(大約為1058年)年間,趙抃到成都赴任,當時他輕車簡行,只帶了一位隨從人員,牽了一匹馬,馬上的行囊中有一架琴和一隻白鶴。趙抃在渡過清白江時,見這河中流水清澈見底,掬水可飲,於是觸景生情,借水立志,脫口而出:「吾志如此江清白,雖萬類混淆其中,不少濁也。」該君言出必行,工作上兢兢業業,生活中兩袖清風,不忘初心,一生如此。於是,歷史不僅銘記住了一個老百姓喜愛的好官,還為我們誕生了一個非常清新的成語。
趙抃(1008—1084),字閱道,號知非子,衢州西安(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信安街道沙灣村)人。在《宋史》中,趙抃是與包拯齊名的一代名臣,被譽為「鐵面御史」。趙抃這個人出生貧困家庭,即便後來他當了官,也沒什麼官架子,始終為人平和,處處能與老百姓打成一片。他曾作詩云:「腰佩黃金已退藏,箇中消息也尋常。時人要識高齋老,只是阿村趙四郎。」可見,趙抃這個人是多麼地接地氣。
趙抃歷知崇安、海陵、江原三縣,通判泗州,後出知睦州,移梓州路轉運使,旋改益州。再後官至右諫議大夫、參知政事(副宰相)。趙抃一生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治家產」,一家人一直過著非常儉僕的生活。他平時的膳食以蔬菜為主,遇到客人來訪什麼的,不得已就添一碗肉。像他這種級別的官員,放在歷朝歷代,都是絕對的為官之楷模。蘇軾曾寫詩云:「清獻先生無一錢,故應琴鶴是家傳。誰知默鼓無弦曲,時向珠宮舞幻仙。」可見,此君確實是清白為人,真心幹事,無愧於老百姓最喜愛父母官的稱號。
民間還有一種傳說——鐵面趙抃,夜必告天。據說趙抃每天忙完各種公務,雖然非常辛苦,但他到了晚上,還得焚香拜天,往往是口中念念有詞,好像是在跟老天爺對話。於是,他身邊人就好奇地問趙抃:「你是不是在跟天上的神仙密告?」趙抃不好意思地莞爾一笑,坦誠地說:「我哪是跟神仙密告啊。我是心無旁騖地將自己白天做過的每一件事,都在心裡過上一遍,藉以檢點反思,考察這一天的得失」。與趙抃同朝為官的老庚——宰相韓琦曾由衷地稱讚趙抃說:「趙抃真是世人表率,我也趕不上。」
趙抃的故事,在成都地區流傳很廣,各種各樣的傳說都有。一方面是因為趙抃幾次到成都地區任職,他勤政廉潔,幾乎跑遍了成都的山山水水;另一方面是趙抃確實非常親近百姓,政績突出,深得民心,為成都創造了「中和之政」,口碑永流傳。2018,青白江區傾力打造的以趙抃「清白為官、清白做人」為主題的話劇《大宋御史·趙抃》在國家大劇院精彩上演,贏得觀眾一致好評。該話劇為新時代的廉政文化建設注入了一股清流,也再次掀起了蜀地的趙抃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