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環適合老年人監測身體嗎(紅色按鈕呼救綠色聯繫家人)
2023-10-08 21:28:40 1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鄭琳 通訊員 林曉瑩 陳秀秀 毛逸倫
「大爺,記得戴這個手環,萬一摔倒了或生病了,就按這個紅色的按鈕,可以幫你呼救;如果想和家裡人聯繫,按綠色的按鈕,就可以打電話了。」在杭州採荷街道潔蓮社區的李大爺家中,浙江工商大學的黨員學生應麗莉一邊將一個呼救手環戴到老人手腕上,一邊囑咐道。
老人看著手腕上的手環,臉上露出了喜悅的微笑。
原來這個手環是浙江工商大學信電學院(人工智慧學院)信息與通信學科黨支部研究生黨員開發出來的智能產品。手環不僅可以獲取目標實時位置信息並上傳至伺服器,還可以通過微信小程序展示實時位置信息與運動軌跡。
「開發分為硬體和微信小程序兩塊,微信小程序怎麼開發、手環怎麼選擇、手環的功能怎麼更加貼合實際在這些方面我們思考了許久。」浙江工商大學研三學生應麗莉是智能手環開發小組的組長,她說,此次在技術開發上下了不少功夫,「在老人發生意外時,也能及時向救援隊與老人親屬發送求救信息,此外,依靠無線通訊技術,還能在惡劣環境下迅速準確獲取老人的位置,極大地增加救援概率與效率。」
除了研發關心手環,研究生黨員還研發可視化的「清廉指數」數位化展示平臺、實時呈現植物信息的「智慧苗圃」小程序和定向播放的非擾民音樂播放裝置等智能產品。浙江工商大學這個黨支部還給服務分隊取了名字叫「初芯智治」,專門服務社區,為賦能社區數位化治理、智能服務賦能產業升級、智能服務賦能課程思政等多個模塊。據悉,從2019年至今,已建設1個樣板社區、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9項,服務覆蓋近2萬餘人次。
此外,該支部積極探索「黨建 就業」的育人途徑,與麗水市縉雲縣經濟商務局等共建校地科技服務實踐基地,共計選拔20餘名研究生赴5家製造類企業開展近一學期的技術實踐服務。
研究生張全偉近期在海康威視實習,作為黨員,他表示:「在技術服務過程中,讓我從在學校的三點一線之間『坐』學問變成了真真實實的『做』學問,拉近了地方產業需求與科研創新的距離,而且我也深切的領悟到作為一名黨員身上應有的擔當和使命。」
浙江工商大學信電學院黨委書記董黎剛表示,學生黨員們在技術服務過程中既能讓他們的學習「由虛向實」,又切實拉近了地方產業需求與科研創新的距離,還推動產研結合。
據了解,浙商大信電學院黨支部研究生還參與研發了《微信小程序開發從入門到實踐》課程,通過「雙線」進行推廣,線下共計服務六屆校內學生,線上先後在中國大學MOOC、網易雲課堂和浙江省高等學校精品在線平臺開課,累計選課人數超6萬。校外超800所高校學生選修該課程,其中全國高校選修人數達TOP30。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