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的讀書筆記
2023-10-09 02:33:24 3
司湯達的《紅與黑》,寫的是法國青年於連的故事。小編整理了紅與黑的讀書筆記,快來看看吧。
紅與黑的讀書筆記一:
司湯達的《紅與黑》,寫的是法國青年於連的故事。於連是一個有才華,有野心,有自尊,也有良心的人。許多評價把於連說成是一味向上爬的野心家。但我個人而言,我覺得他們都忽略了一點,就是於連良心的一面。或者說忽略了站在故事背後的作者進行的精神思考。
於連確實是野心家。於連的野心膨脹過程是故事最表面也是最直接的線索。在德。雷納爾放假,於連想:「我一定要在這個女人身上得手,」「那樣如果有一天我發跡了,有人指責我趕過家庭教師這樣下等的職業,我就可以告訴他,是愛情把我拋到這個職位上的。」但是於連也像一個哲學家,他思考人生,思考巴黎,在他的腦中揮之不去的是當像拿破崙般的英雄。但他對德。雷納爾夫人的愛,特別是在他生命的最後,不能不讓人感到真情。作者的故事構造得極巧妙。當於連步上仕途時,他用盡心機去獲取德。雷納爾夫人的心,並想用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提高自身的價值,可最後他才明白德。雷納爾夫人是他的終生至愛。後來的瑪蒂爾德小姐是在開始時主動追求於連的。但是又經過多次的反覆,曾使於連感到神魂顛倒。當瑪蒂爾德確認自己愛上於連的時候,於連在臨死之前卻說只有德。雷納爾夫人才會真心待他的孩子。在於連的攀升過程也少不了這些女人們的幫助,可是在最後他的摔倒也是因為女人。作者在《紅與黑》中塑造了於連,可是更塑造的於連背後的時代,在上層社會中,人人都重視榮譽,可是又過著奢侈的頹廢的生活,青年們都缺乏勇氣。社會的各種黨派都在積極而又秘密的活動著。
在人物塑造的手段上,司湯達使用了超出同時代作家所能及的心理深度的挖掘。以深刻細膩的筆調充分展示了主人公心靈空間,廣泛運用了獨白和自由聯想等多種藝術手法挖掘出了於連深層意識的活動,並開創了後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是一首「靈魂的哲學與詩」。
對於書名人們也引起了一番爭論,通常,人們認為書名中的「紅」是象徵拿破崙時代的軍服;「黑」是王政復古年代的僧侶黑衣。也有人認為,紅是德·瑞那夫人的鮮血,黑是瑪特爾的喪服;紅與黑是象徵賭盤上的黑點紅點,而輪盤則象徵人生的遊戲等。我認為紅色還可以象徵於連的追求人生意義,而黑色就代表社會中形形色色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拼命奔波,卻不理解自己存在真正意義的生存狀態吧!
紅與黑的讀書筆記二:
《紅與黑》在典型環境典型性格的塑造,勻稱的藝術結構和白描手法的運用上都有突出的成就,而司湯達所以被評論家稱為"現代小說之父"則是因為他在《紅與黑》中表現了卓越的心理描寫天才。現實主義作家都強調細節的真實,但司湯達與巴爾扎克不一樣,他著重刻畫的不是客觀環境,而是人物內心活動的細緻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兩語就把人物行動,周圍環境交代過去,而對其內心的活動則洋洋灑灑,不惜筆墨,愛情心理描寫更是絲絲入扣,動人心弦。作者在於連得知德·雷納爾夫人寫揭發信到槍殺她這段情節上僅用了三頁,而與瑪蒂爾德的愛情卻花了上百頁的篇幅細緻描寫。德·雷納爾夫人墮入情網時的那種喜悅,痛苦,懺悔而又不甘放棄幸福的複雜心理的展現,也令人拍案叫絕。
讀《紅與黑》是一段太過漫長的過程,因為時間已給了作家和作品最無私而又公正的評判,我的閱讀態度自不能像對暢銷書那樣肆無忌憚,又不能像對言情小說那樣不置可否。我是在用心靈去與那個時代交談,重點也放在歷史以外的探究和思考。
引領我啃完這本書的是其本身的巨大魅力。作者從一紙簡單的刑事案件資料中展示出那個時代廣闊的社會畫面,把一個普通的刑事罪行提高到對十九世紀初期法國資產階級社會制度,進行歷史和哲學研究的水平。小說令我看到在生硬的歷史書上無法感受的,那段法國大貴族和資產階級交替執政的關鍵時期的狀況。我從中了解到現實主義作品的另一種藝術特色——司湯達傾心的人的"靈魂辯證法";這與以往我從《高老頭》,《歐也妮·格朗臺》中體會的巴爾扎克的"造成一個人的境遇"有很大不同。
全書最耀眼也是文學史上著名的人物自然是於連·索雷爾,"平民出身,較高文化,任家庭教師,與女主人發生戀情,事露,槍殺戀人,被判死刑"是他一生的骨架,"追求"幸福的"熱情"和"毅力",對階級差異的反抗所表現出近乎英雄的氣概就是動人的血肉。作者用淡化物質描寫而突出心靈跟蹤的手法強化的,正是於連處在青年的衝動下追求"英雄的夢想"經歷,這是對那個社會形態的反抗,也是對碌碌無為,虛度青春的反抗。
紅與黑的讀書筆記三:
作家筆下展現的,首先是整個法蘭西社會的一個典型的窗口——小小的維裡埃爾城的政治格局.貴族出生的德瑞那市長是復闢王朝在這裡的最高代表,把維護復闢政權,防止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在政治上得勢視為天職.貧民收容所所長瓦爾諾原是小市民,由於投靠天主教會的秘密組織聖會而獲得現在的肥差,從而把自己同復闢政權栓在一起.副本堂神父瑪斯隆是教會派來的間諜,一切人的言行皆在他的監視之下,在這王座與祭壇互相支撐的時代,是個炙手可熱的人.
這三個人構成的三頭政治,反映了復闢勢力在維裡埃爾城獨攬大權的局面.而他們的對立面,是為數甚重,擁有巨大經濟實力的咄咄逼人的資產階級自由黨人.司湯達一方面向人們描述了保王黨人的橫行霸道,一方面又讓人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握有經濟實力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也定將是最後的勝者.《紅與黑》成書於一八三零年七月革命以前,司湯達竟像是洞悉了歷史運動的這一必然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