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的6種表現手法(詩歌的章法句式及語法特點)
2023-10-08 17:16:13 2
1、章法:
詩的章法開始沒有明確規定,但人們在寫詩的時候,都下意識的遵守一定的規律,這種規律到元代有人明確提出為「起、承、轉、合」。起即開始,承即承上,轉即轉折,合即收合。在近體詩中,幾乎所有的詩都遵循了這個規律。如杜甫《天末懷李白》: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起,寫對流放天末李白的懷念)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承,仍寫對李白的懷念)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轉,對李白遭遇的概述)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合,寫李與屈原同冤,寫詩贈他們)
再如劉禹錫《酬樂天》: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起,自己被貶)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承,借典故說明時間長)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轉,說明事物變化,表現胸懷開闊)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合,扣題)
2、句式:
律詩的句子節奏可以從音調節奏和意義節奏兩方面去分析。
從音調節奏來說一般比較簡章,五言的為「2-2-1」,七言的為「2-2-2-1」。兩字為一個音步。
從意義節奏分則比較複雜。常見的有:
五言的:
「2-3」式,如「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2-2-1」式,如「古宮閒地少,水港小橋多」。
「2-1-2」式,如「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七言的:
「4-3」式,如「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4-1-2」式,如「年年喜見山長在,日日悲看水獨流」。
「4-2-1」式,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3-1-3」式,如「三萬裡河東入海,五千仞嶽上摩天」。
「1-3-3」式,如「城因兵破懼歌舞,民為官差失井田」。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格式:如
五言的:
「1-2-2」式:「色因林向背,行逐地高卑」。
「1-1-3」式:「綠垂風折筍,紅綻雨肥梅」。
「1-3-1」式:「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1-4」式:「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4-1」式:「尋覓詩章在,思量歲月驚」。
「3-2」式:「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七言的:
「3-4」式:「巴人淚應猿聲落,蜀客船從鳥道回」。
「2-4-1」式:「試玉要燒三日滿」
「1-5-1」式:「水帶離聲入夢流」
「2-5」式:「獨憐一雁飛南海,卻羨雙溪解北流」。
「5-2」式:「永夜角聲悲自語,中天月色好誰看」。
「1-6」式:「妾夢不離江上水,人傳郎在鳳凰山」。
「6-1」式:「菊花須插滿頭歸」。
3、詩的語法特點:
●活用:
檻外低秦嶺,窗中小渭川。(低、小意動用法)
澗花輕粉色,山月少燈光。(輕、少使動用法)
●錯位:
柳色春山映,梨花夕鳥藏。(賓-主-謂)
雲掩初弦月,香傳小樹花。(第二句為:賓-謂-定-主)
晴浴狎鷗分處處,雨隨神女下朝朝。(主-謂-兼-謂-狀)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省略:
山河破碎(如)風飄絮,身世浮沉(如)雨打萍。
秋窗猶(有)曙色,落木更(顯)天風。
雞聲(叫)茅店月,人跡(踐)板橋霜。
●緊縮:
國破(但)山河在,城春(故)草木深,(因)感時(而)花濺淚,(因)恨別(而)鳥驚心。
●不完全句,主要是指沒有謂語或謂語不全的句子,實際上是用名詞作謂語。
如:杜甫《春日憶李白》:「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
再如:杜甫的《月夜》:「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杜甫懷念妻子,想像她在州獨自一人觀看中秋明月,亂離中懷念太夫,深夜還不睡覺,雲鬟被露水浸溼,如香霧一樣,月亮的清輝照得玉臂更感到寒冷。
●關於鍊句,古人又稱鍊字。既是修辭問題,又是語法問題。
如:「春風又綠江南岸」。「僧敲月下門」。「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李白的《塞下曲》:「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杜甫的《恨別》:「草木變衰行劍外,幹戈阻絕老江邊。」王維的《觀獵》:「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等,其中的「綠、敲、濺、驚、隨、抱、老、疾、輕」這些字都是用得形象、生動的典範。
概括地說,格律詩是用極其嚴格的形式來表達思想內容,正因為形式嚴格,迫使人們在表達上從另外的角度進行突破,以滿足表達的需要。於是,在句子組合上、語法上,都有許多不同於散文的句法,這應當是逼出來的,所以,要想真正讀懂律詩,還必須了解詩人的良苦用心,這方面的研究還不夠深入。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